战甲军品资料网

    首页 > 装备装具 > 背包挎包
  1. 内容

从需求出发,100% 订制的通用背包:太阳雪 GP 2.2

设计目标我希望有一个包能覆盖日常生活的绝大多数需求,只有在严肃户外的时候,才换专业背包。它要满足下列场景的装载需求:EDC上班工作外的日常生活外出一个月以内的出差休闲户

设计目标

我希望有一个包能覆盖日常生活的绝大多数需求,只有在严肃户外的时候,才换专业背包。

它要满足下列场景的装载需求:

  • EDC

  • 上班

  • 工作外的日常生活外出

  • 一个月以内的出差

  • 休闲户外

除此之外,我还希望:

  • 能把繁杂的随身物品整理得井井有条,不用翻找。

  • 尽可能方便取出、放回高频使用的物品。

  • 自重控制在 2kg 以内。只携带大约 10L 以内日常用品时,薄到坐进车里不用脱下来也能接受

  • 能临时充当 20~30L 的背包。背负在全重 10kg 左右时仍然舒适。

  • 外形尽可能不要引人注目


要装什么?



上图大体上就是日常带的东西。混进了一些临时带的,忘记拿掉了,因为太懒就没有重新拍。


医疗包

  • PVC 检查手套

  • 各种敷料、创可贴

  • 弹性绷带

  • 国产以色列绷带

  • 止血带

  • 止血粉

  • 三联抗生素

  • 烧伤涂料

  • 各种消毒用的擦片和棉签

  • 万金油

  • 阿斯匹林

  • 人工呼吸面罩

  • 医用胶带

  • 急救毯

其它EDC

  • 全年携带一副 PIG 手套

  • 低温时多带一副剪了手指的迪卡侬针织手套

  • 一板 Leatherman Bit Kit

  • Leatherman 延长杆

  • 若干打包带

  • 手电

  • 备用渔夫之宝一包

  • 在某些地区,备用口罩一个

  • 牙线若干

上班带的东西

  • 笔记本一台

  • 电源

  • 各种数据线、转接头

短途出差带的东西

  • 换洗内衣裤、袜子

  • 也许有剃须刀旅行盒

  • 也许还有剃须刀电源

  • 更多的备用渔夫之宝

  • 在某些目标地区,还有更多的备用口罩

  • 也许还有为目标地区的气候准备的更多衣物

休闲户外带的东西

  • 也许有 marmot 超薄冲锋衣裤一套

  • 也许有对讲机

  • 也许有水袋

  • 也许有一个轻水壶

  • 也许有带饭盒的军用水壶

  • 也许有 Leatherman Signal

  • 也许有路餐


举几个「意外装载需求」的例子?

  • 某一天一群猪朋狗友去一个朋友家里看球,主人说家里酒不够了,我们对酒又不太将就,所以我背了十来听 500ml 的啤酒和一瓶 750ml 的伏特加。

  • 和姑娘去超市,离开停车场的时候想着「拿一包三文鱼就走」,回停车场的路上手里拎满东西之外包里也装满了。

  • 「诶?你背了包,帮我装一下这个~」


不去考虑的事情

  • 往「战术」这个词身上赖

  • 讨好任何人的审美,包括我自己


概览

大体上没装东西的状态:


塞了八九成满的状态:



下面是一张过期的设计图,上面的网袋被抛弃了


用这张图是想说明包的主体分成三层,从远离背负者到贴近背负者,分别是:

  1. 主仓

  2. 工具仓

  3. 笔记本 / 水袋仓

另外,主仓外面还有一个兜,太阳雪管这东西叫外挂。

外挂

用来对付「突然有个大家伙要背」的情况,例如:


(上图拍摄于拿到 GP 2.2 的那一天。图中 CB 色的包是 Snow Trooper, a.k.a. GP 1.0)

或者特别长的东西:


(上图中的儿童玩具只是一个塑料壳,里面是空心的,什么机构都没有,扳机都不能动)

外挂边上有个日字扣,使得松开压缩带打开主仓或者工具仓的时候,夹层里的东西也不会掉出来:


这么做的代价是调整外挂夹层的容量稍微有点烦。但因为夹层里日常携带的东西是确定的(一个背包防雨罩),不需要经常调整,取舍之后就这样了。

其实可以通过扣具来让压缩带可以释放和锁住,固定的方便和调节的方便应该可以兼得。

外挂上的魔术贴区域 高 14cm, 宽 20cm


主仓


如上图,拉链可以拉开主仓的大半。

内侧是魔术贴毛面,外侧有两个拉链封口的夹层。

主仓高约 50cm, 宽约 28cm, 厚约 15cm, 实际上塞满东西之后会撑得更厚。

主仓没装东西的时候,把压缩带抽到最紧,厚度如下图:


(拍照质量见谅。以后也没有改进的打算)

这个厚度使得我背着坐在 Focus ST 的桶型驾驶座无不适;在上下班高峰期的上地-回龙观地铁体验了两周,在人堆里也没有感到背上有个赘物。相比之下,Snow Trooper 即便是空的时候,坐进车里的时候要刮一下车门,满的时候必须先脱掉才能进去;并且别说地铁了,就是周末的高铁沪杭线,也会让背负者倍加感受到人流的汹涌。


工具仓

两边的拉链几乎可以拉到底部。

工具仓高 52cm, 宽 28cm, 厚约 4.5cm

黑色的部分是毛面。可以自由搭配各种附件,如下图:

这个设计参考了 Vertx Commuter 和 Gamut, 还有 LEAF

后面各个夹层尺寸如下:


前面各个夹层尺寸如下:



工具仓左右两侧各有一道大约 20cm 长的侧拉链,可以在背负状态下拉开拿里面的东西,如下图:



这两道侧拉链的底端距离工具仓底部还有几厘米,稍微增加里面的小东西掉出来的难度。

为了方便操作,右侧的侧拉链有特别大的拉头。

通过这两个开口,我的手套、手电都可以随时拿出来、放回去。拉链的尺寸甚至足够卡片机、Kindle、iPad mini. (但是我自己外出不会带这些东西,手机就够了)

这个设计参考了 Gregory Contour.


毛面下面有个夹层,两端是通的,手可以从一边侧拉链进去,另一边侧拉链出来,如下图:



这个夹层可以放一些薄的东西,比如各种敷料或者一把数据线。

在不松开压缩带的情况下,拉开工具仓拉链顶端,可以访问到最高的两个拉链夹层,如下图:



如图粘在高位的收纳带上捆的东西,也可以不用解压缩带就拿到了。


笔记本 / 水袋仓



上图的本子 13 寸,但这个仓可以放 15 寸本子。高 52cm, 宽 28cm, 厚约 2.5 ~ 3cm

电脑仓里还有一个小夹层,在上图中仓内拉链的位置,深约 20cm. 这个夹层最难被偷,设计意图是放贵重物品。但到头来我却只放了牙线和一些个人物品。

仓内有一个兀型织带来固定电脑。现在我觉得这个设计是失败的。压根没必要。反而稍微增加了拿电脑出来的时候的麻烦。我正在考虑自己剪掉这个织带。

仓内有挂水袋的织带,如下图:



水管出口在侧面,两边都有,如下图:



贴背的夹层里有一块可以取出来的泡沫板,缝死的塑料版上有可以取出来的一根铝条,如下图:



平常其实可以取掉泡沫板和铝条。铝条拿出来放进去并不顺畅,建议是只取泡沫板。

下图左是缝死在包上的塑料版,右是可以拿出来的泡沫板,太阳雪供图。



背负系统



背负大体上是按神秘农场来的。

多了两个把手用来把背包当盾牌举起来。


肩带上有 2x3 MOLLE, 可以挂对讲机套、改过的农场 sling pocket 之类小附包。也可以用来插能量胶。



下图是仿农场的 Y 型插板



重心带的扣具有点小问题,导致重心带会松开,我自己加了个扣具解决了,如下图:



下图是右侧腰封的水壶套和口袋,口袋里露出的是 iPhone 5s



腰封的口袋用了立体剪裁,捆紧在腰上的时候也不会绷紧导致容量变小。


下图左侧腰封上有 2x2 MOLLE 织带,主要意图是固定杂物袋或者对讲机套。



因为腰封上东西多,所以无法调节到适应比较小的腰围。我腰围 80, 基本上抽到最紧了,再小就没戏了。


面料、尺寸、重量

主要面料是某种韩国产的无名 210D 抗撕裂尼龙,反面拒水涂层,但不是防水。太阳雪去面料市场淘的。我拿到样品之后用刀子和指甲锉操了一会儿,留下了印子,没破。

包底部黑色的是 500D Cordura. Cordura 是个认证,国内都有厂子在做,所以我就不说啥「原厂」了。但是国内起订量要求太高,太阳雪还是跑国外买了。

带背负内的铝条和泡沫板,自重约 1.7kg. 去掉铝条和泡沫板,自重约 1.5kg, 这个重量未必准确,但我手里没称,就算有也懒得再称一次。

包高 52cm 宽 28cm,  撑满了大概厚 23cm, 空的厚度没量……


设计思路

首先回顾一下需求:

  • 强收纳

  • 方便拿取

  • 日常轻薄

  • 要有中型负重能力


为了满足个人对「井井有条」的追求,工具仓里大面积地用魔术贴搭配各种收纳带。这样无论要带什么物品,总能整理好。

为了方便拿取,工具仓两侧开了侧拉链,两侧腰封口袋、右侧腰封的多功能水壶套、左侧腰封和两肩的 MOLLE 附包,都是不用脱下背包就能用的。

要在装了 30L 的时候和 10L 的时候都有好的背负感受,一方面要用中型包的背负,一方面要控制重心。我把比较常用的物品集中到贴背的工具仓和笔记本仓,并且让这两个仓又高又薄,尽量把容积在垂直方向上延展。负载变化最大的主仓做到了最外面,并且内侧有毛面,可以用收纳带把重物固定在内侧。

做了这么多,包一定轻不了。2kg 是妥协之后的底线。太阳雪没有 Lii 那么好的面料渠道,这个 210D 无名尼龙是太阳雪能找到的强度和重量平衡得最好的材料了。


使用感受

已经背了一个半月,主要感受如下:

  • 薄,不再觉得背后有个累赘

  • 比 GP1 轻了不少,日常通勤的时候已经几乎没有觉得背上有个包了

  • 在需要经常戴手套、脱手套的北方活动,工具仓侧面的开口真 TM 方便

特别要提的是太阳雪复刻的农场背负。我随包带的东西比较多,加上电脑和电源之后全重四五公斤的样子,拎手上已经感觉比较重,上身之后就没感觉了。

拿到包以后一直在出差,还没尝试背 10kg 以上的负载长时间活动。拿到包当晚,实验性地背过 10kg 出头,收紧腰封、调节重心带之后重量依然集中在胯上。走了半小时,无不适。


后记

下面的几个包在 10 ~ 25L 日常通勤这个场景上,已经做得很优秀:


促使我决心投入大量时间针对自己的偏好做订制的原因是这些选项:

  • 足够轻便的,无法应对意外出现的负载。如 MSM Adapt Pack

  • 有足够负载能力的,在大多数的使用时间里它都太重、太厚。如 Rush 72, Vertx Gamut

  • 「可以不脱背包就很方便地拿放一些东西」这一点,只有 Commuter 和 Adapt 这两个单肩包通过「可以拉到身前来」做到了。而这俩包都没有应对临时大负载的能力。


我的第一个通勤包 Hardbone, 第二个是 Osprey Escapist 30, 这俩包 1kg 出头,压缩带把不同负载下包的外形控制的很好,但还是不可避免地往后坠,重量全压在肩带上。

第三个是苏马的剑鱼,单肩包拉到胸前来拿东西真是非常方便,但是背负感受很糟糕,带个电脑就会觉得勒着胸。

拿到剑鱼不久,我就知道了太阳雪,走上了订制的不归路。

首先是稍微改了下 EI Yote 的内部分隔满足我的需要。很快发现容量太小不够用。

一整年之后,我和太阳雪做出了 Snow Trooper (a.k.a. GP 1), 背负、容量满足了要求,收纳整理接近了要求,但是我想要更轻、更薄、更方便、细节做得更好、军事风格更稀薄。

又过了一整年,这一整年里我们找面料、等面料、再找面料、讨论设计、推翻设计,我们做了 GP 2.0. 2.0 和 2.2 的区别是没有主仓,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独立的卷口封口的大口袋。用了一周之后,我认为卷口大口袋这个点子是失败的,用起来比拉链麻烦多了,就送给了朋友。

又过了一个多月还是俩月,我们做出了这个 GP 2.2. 截至目前,虽然还有一些小瑕疵,但所有的设计目标都已经达到了。如果太阳雪能弄到好一个层次的面料,如果我能设计出更好的收纳整理机制,我们应该会再试试看能做出多好的东西。


相关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