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RSS 淘宝店 手机移动站 战甲500人QQ群:198302786

战甲军品资料网

您的位置 : 首页 > 背景资料 > 部队介绍 > 正文

天降奇兵:美国空降救援队

[ ] 来源: 腾讯军事 作者:关志宁 陈若冰

2014年5月2日,一艘委内瑞拉渔船在太平洋上起火,11名中国船员被困救生筏,其中4人严重烧伤。接到求救信号后,美国空军派出两架HC-130J“战斗王2”型救援飞机、3架HH-60G“铺路鹰”型直升机、48人参与施救,行动耗时近11个小时,总航程近4000公里,成功救出落难渔民。这次行动规模浩大,令国人惊叹,而执行这场搜救任务的,正是美国空军伞降救援队“Pararescue”。图为5月3日,美军救援直升机在事故现场盘旋。

5月3日,美国空军第48救援中队派遣伞兵飞行将近11个小时后空降至事发海域,图为救援人员跳伞前整理装备。

图为空降救援人员从HC-130J上跳出瞬间,画面中间的中间就是遇险的渔船。

 

 

这次行动共投入两架HC-130J“战斗王”型特种运输机、3架HH-60G“铺路鹰”型直升机、10名“守护天使”中队成员以及属于第48、79和55救援中队的38名成员。

救援人员将受伤船员转运到直升机上。美国空军随后确认,救生筏上11名中国船员,其中4人被烧伤,其中两人因伤势过重身亡。目前,7名身体状况良好的中国船员已搭乘另一艘悬挂中国国旗的渔船返回中国。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军就已产生空中搜救的需求——尤其是在面积广大又人烟稀少的太平洋战场和中缅战场,被击落的机组人员若无援救基本上死路一条。为此,美国陆军航空队和海军为此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在太平洋战场,由于救援人员的活跃,被击落的空勤人员生还率从5%升至40%。图为美军PBY“卡塔琳娜”水上飞机救援落水的飞行员。

1946年11月,一架运载美军军官和家属的C-53运输机在从慕尼黑飞往马赛的途中坠毁在瑞士境内阿尔卑斯山海拔3000多米的冰川上。虽然全机人员幸存,但陡峭的山势让搜救人员无法沿陆路将伤者运出。最后,瑞士冒险出动飞机着陆冰川,成功救出全部乘客。阿尔卑斯搜救行动也成为现代空中搜救行动的发端。

 

1946年5月,美国成立空中搜救服务队(ARS),专职负责空难事故搜救行动。1947年陆军航空队独立成为美国空军,空中搜救服务队所属的空降救援部队规模也急速扩张。到1950年,空降救援人员已遍布驻扎全球的美国空军部队。美军朝鲜战争中,配备了直升机的空中搜救队活跃在战场一线,到1953年停战时,空中搜救服务队累计疏散了超过八千名伤员,还从敌区救出了超过一千人。

1964年,美军在越南的军事行动升级,美国军机开始轰炸北越。由于错误的战略战术和对北越防空力量的低估,美军飞机遭受重大损失。图为1966年9月,河内以北,一架美国空军的F-105战斗轰炸机被击落,飞行员已经跳伞。照片中的飞行员最终被俘,一直被关押至1973年。大量的飞行器损失让空降救援队在越南获得了施展身手的最佳战场。

 

 

1966年3月,美军银色城市行动期间,一架美国空军的HH-43直升机正在从战场上起吊一名伤兵。

越南的游击战环境不同于以往的战争,神出鬼没的北越武装经常使搜救人员本身也面临险境。这促使美军搜救人员为飞机尽可能地加强自身火力,透过安装了M134“迷你冈”机枪的直升机舷窗看到的HH-53“绿色巨人”搜救直升机,而这架HH-53也在尾部跳板处加装了一挺机枪,这些前线士兵发明出来的办法一直沿用至今。

 

 

越战极大地促进了美军搜救战术的升级——图中就是一支典型的敌后搜救编队配置:4架A-1攻击机打前站,特战型HC-130则负责为承担机降搜救任务的HH-3直升机提供空中加油和电子压制。为避免被发现,整个机群还紧贴水面飞行。到战争中后期,美军搜救行动通常是由多兵种密切配合的大机群作战。

模拟演练照片,反映了一支美军搜救部队队围绕坠毁的A-6“入侵者”攻击机建起防御圈等待后援。因任务需要深入敌后的伞降搜救队队员有时要面对与北越武装交火甚至被围困的不利局势,故美军搜救人员被训练能够在任务区持续作战达72小时。

 

美国空军搜救部队的另一项重要使命是宇航员救援。1966年4月,双子星8号飞船临时更改溅落区,由大西洋变为西太平洋的冲绳海域,这超出了NASA的测控能力。驻扎当地的美国空军第920航太救援大队临时受命承担救援任务,成功救出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大卫·斯科特。

伞降搜救队如今受美国空军特种作战司令部指挥,搜救队员身兼战士、伞兵、军医、水上救生员、野外求生专家数职,毫无疑问是战场救援领域的专家。要成为一名伞降搜救队员,也必须经过严格的筛选训练。

加入伞降搜救队的基本资质包括战斗潜水学校,基础空降,国家认证护理士,野外生存以及高阶自由落体跳伞等,取得这些资质后,还需经过专门的伞降搜救专业强化培训。图为一队伞降搜救队新兵正在受训,教官用冷水水龙头向新兵身上喷洒,磨练队员的意志力。

 

完成前述培训的新队员被分配至各搜救部队,部队中还会针对自身的任务特色对新人进行在岗培训。图为美军搜救队士兵学习直接从直升机上跳入海中营救海上人员的技术。

 

 

图为美军伞降搜救队士兵在接受野战急救培训。据统计,伞降救援队的培训课程长达71周,完成全部课程后,一名“全能战士”才算诞生。

 

 

冷战结束后,战备压力有所减轻,美国空军伞降搜救队也更多地开始介入人道主义救援行动中。图为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灾害后,美国空军第101救援中队正从洪水肆虐城区救出受困的居民。

2010年,地处加勒比海的海地发生7.0级强地震造成社会瘫痪,当地政府无力维持社会秩序,请求美国援助。美军迅速出动三军力量介入秩序维持和灾后救援,其中伞降搜救队的专业救援技能在行动中得到发挥。图为几名伞降救援人员在地震废墟中试图营救幸存者。

 

 

2012年,曾发生过一次与本次营救中国渔民极为相似的案例。当时同样是中国渔船在距美国海岸1100公里的公海遇难,美国空军出动2架C-130和2架HH-60救出2名被烧伤渔民。图为2012年参与救援中国渔民的伞降救援队员从C-130机舱中跳出。

由于直升机的航程有限,难以支撑整个航程,而固定翼机无法悬停以收容海上/岸上的遇险人员,美军的战术是由C-130为HH-60伴随加油,抵达遇险船只所在海域后由HH-60收容伤员,再依靠C-130的加油保障飞回基地。这种战术看似奢侈,但对空降搜救队而言,只在此类情况下最高效的标准化作业流程而已。

 

 

拥有C-130和H-60这类优异可靠的飞行平台也是美军搜救队能做到这些壮举的保障。依靠这对“黄金搭档”,美国空军伞降搜救队经常能够深入距离己方基地数千公里的地区执行任务,这是任何别国所望尘莫及的。

 

但是,战场搜救始终是美军空降搜救队的本职工作。图为2009年12月,阿富汗战场,在后送前往野战医院的飞机上,美军第66远征救援队的伞降搜救人员正在为一名在军事行动中受伤的阿富汗士兵进行急救。

 

伞降搜救队的任务总是深入敌后,所以牺牲也不可避免。2010年6月,伞降搜救队军士迈克尔·弗洛雷斯在任务中阵亡。在他的遗体运回国内后,他的战友,军士长麦克·马洛尼向自己的战友致敬。他们头顶所戴的猩红色贝雷帽正是伞降搜救队的标志性饰物,象征着历代牺牲战友的鲜血。

 

1995年,美国空军上尉斯科特·奥格拉迪驾驶F-16在波黑执行禁飞巡逻任务时被塞族武装击落,在躲藏6天后,奥格拉迪被美军搜救部队成功救出。有些人质疑:在救援力量建设上投入如此巨大的资源值得吗?美国空军本身的强大是一方面原因;另一方面,高素质的职业军人是国家的宝贵资源,在爱保护军人权益上的投入极大地振奋着美军士气;此外,在历次重大自然灾害中,大批美军专业救援部队的介入更为美国国家形象添上了光彩的一笔。毫无疑问,这支精锐部队是美国国家软实力的至宝。

 

军品服装 |  装备装具 |  晒装备&国产测评 |  户外装备 |  图片鉴赏 |  背景资料 |  军事视频 |  军事壁纸 |  军品商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