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甲军品资料网

    首页 > 军品服装 > 礼服常服
  1. 内容

中国海军百年军服——北洋政府时期(连载四)

1912年2月12日,在内阁总理袁世凯的威逼利诱下,清廷隆裕太后携年仅6岁的宣统皇帝溥仪宣布退位,统治中国数百年的清王朝政府就此烟消云散。根据此前南北和议的约定,只要袁世

1.jpg

  1912年2月12日,在内阁总理袁世凯的威逼利诱下,清廷隆裕太后携年仅6岁的宣统皇帝溥仪宣布退位,统治中国数百年的清王朝政府就此烟消云散。根据此前南北和议的约定,只要袁世凯赞成共和并逼清帝退位,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就将大总统职位让与袁世凯,南京政府的临时大总统孙文遂于次日辞职,2月15日袁世凯出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国都改为北京。由于袁世凯当时实际是继承淮系衣钵的北洋系军政集团的首领,因而北洋系统治时期的中华民国政府一般也被称之为北洋政府。
袁世凯出任总统后,由清末海军起义而来的民国海军仍然设海军部统一管理,与袁世凯交往密切的前清海军将领刘冠雄出任总长,中国海军的各项规章制度随着新政府的成立开始变革,然而与此时的国家一样,各种制度上都能看到新旧政权交替期那种特有的延习、交融迹象。根据1912年10月20日大总统布告的“海军官佐士兵等级一览表”规定,军官的等级仍然延续前清的做法,分为三等九级,然而具体的职衔名称却做了改变,更接近今天的习惯用法。其中上等称为将官,分上将、中将、少将;中等称为校官,分上校、中校、少校;初等称为尉官,分上尉、中尉、少尉。此外还有准尉官的设置。水兵的级别也与前清相仿,具体的名称同样采用日式的名词,分为军士:上士、中士、下土;土兵:一等兵、二等兵、三等兵、一等练兵、二等练兵。各项级别名称前均冠以海军二字。
与这套职衔制度相匹配,北洋政府也制定了相应的军服制度,1913年1月18日以大总统令的形式公布了“海军服制”。从整体看,北洋政府海军的军服实际就是清末海军军服的延续和改良,二者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区别仅仅是将清末海军军服上那些用以标识清政府的图案,文字去除了而已。
北洋政府海军军服主要分为官佐服(即军官服)与土兵服两类,此外还有海军学校学生的制服。
官佐服包括大礼服、礼服、公服、常服、夏服、外套、雨衣等,由于大的外观设汁上与清末海军的军服基本相同,本文仅略举其中发生了变化的一些服装细节。
首先是军官服的颜色。除夏服外,北洋政府海军的军官服颜色一改清末的蓝黑色,完全采用了黑色。
其次是肩章的图案。北洋政府海军服装制度中军官佩戴的肩章分为礼服肩章和常服肩章,虽然形制不一,但是肩章表面的标志则完全相同。与清末海军的肩章相比,主要的区别实际就是去掉了原有的金龙戏珠标志而已,剩余的区别系统基本是一丝未变。将官的肩章图案为:交叉的海军锚和银星,银星数量分3、2、1颗,对应上将、中将、少将;校官:单海军锚和银星,银星数量的区分同将官;尉官:无海军锚装饰,只有银星;准尉官:肩章表面无任何标志。
军官服的袖章的大致识别方法和清末海军也相同,有所区别的是北洋政府海军军服的袖章内绣入了嘉禾纹样,将官为金色袖章内绣金色嘉禾,校官金色袖章内绣银色嘉禾,尉官银色袖章内绣金色嘉禾。自民国肇创开始,寓意“取丰岁足民之义,垂劝务农之本”,类似国徽地位的嘉禾图案,开始取代清代的龙纹,广泛出现在中国海军的军服设计中。
最后是军帽。北洋政府海军的军官帽大致有两种,一种是配合穿着大礼服时使用的拿破仑帽,与清末海军军服别无二致,只是在一些细节部位加入了嘉禾纹装饰。
另外一种是使用广泛的大盘帽,无论是帽形、质地还是帽子上的装饰内容也都与清末海军的一样,也是以帽墙上金线的宽窄和帽檐上金饰的内容标识军衔(将官帽墙上为一宽道金线、校官二中道、尉官一中道、准尉官没有),唯有的区别仅在于帽徽。北洋政府海军的帽徽大体还保留了清末海军学习英国的那种设计思路,但是将帽徽顶部的金龙戏珠纹替换成了五色星,即寓意汉、满、蒙、回、藏5族共和的红、黄,蓝、白、黑五色,代表皇权的龙更换成了代表共和的五色星,也可以看出此时国家形式上走入共和的特征。今人可能不太留意的是,此时民国政府的国旗也是五色旗,而国民党的青天白日党旗被确定成海军旗,武汉首义时使用广泛的铁血十八星旗则定位成了陆军旗。除了帽徽顶部的龙纹被替换外,帽徽主图部分环绕在海军锚外围的欧式橡叶也更换成了嘉禾图案。
北洋政府海军的士兵服分为礼服、常服、夏服、外套和雨衣等,与清末海军军服区别更小。仅仅是水兵无檐帽飘带上的文字发生了变化,“大清XX军舰”变成了“中华民国XX军舰”。1914年10月22日,北洋政府海军部又另行制定了海军陆战队的军服样式,其中士兵服与军官常服相似,帽子也用军官的大盘帽,但是帽墙上不装饰金线,帽徽也改为了铜质椭圆形样式,图案为银色的海军锚。
新的海军服装样式公布后,为了规范着装,保持整齐划一的军队形象,1918年10月21日海军部颁行了《海军服装规则》,对各种场合的着装都做了详细规定,由于北洋政府海军的服装样式大都参考自清末海军,且各项制度受清末海军影响较深,因而透过这部《海军服装规则》也能用于借鉴研究清末海军的着装规范。限于篇幅,本处仅介绍其中关于夏季着装的规范。
按照这项规则规定,每年的6月1日至8月底可以着夏季制服,由于各地区温度不一,也可由各处的资深军官视情况灵活处理。当酷暑季节遇到需要穿大礼服、礼服、公服的场合,一律改着白色的夏服。如需穿黑色的礼服、公服、常服时必须穿白色的夏服裤,戴夏服帽(军帽加白布帽罩),即半白服着装样式。根据规范,白色夏服没有袖章而用肩章,但当在航海中穿着夏服时,可以不佩戴肩章。
这套自清末海军脱胎而来的海军服装制度,在民国海军中一直沿用至1931年新的海军条例诞生时。见证了中国海军在内战的波涛中,不断分裂、统一的历史,无论是护国舰队、护法舰队还是北京政府海军、广东海军、东北海军,当对抗、作战时,身着的都是一样的中国海军军服。同时,这套军服还曾随着干涉俄国革命的中国干涉军第一次走上国际舞台。
1926年7月1日,广东国民政府发表《北伐宣言》,以打倒军阀、恢复民国为目标,国民革命军大举北伐,北洋政府海军接连易帜,帽徽上的五色星改成了青天白日,军舰上也纷纷升起青天白日满地红国旗,中国海军由此也开始汇入北伐的洪流。

相关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