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甲军品资料网

    首页 > 装备装具 > EDC装备
  1. 内容

有质有致—Kizer 凯泽 T1折刀深度测评

初次见到Kizer的产品还是在2013年的EDCForum,当时晒图的国外用户对这个新兴品牌赞赏有加,笔者满怀兴趣去做了做功课,但找到的资料寥寥可数,仅仅是在BladeHQ有一个销售窗口。后来


初次见到Kizer的产品还是在2013年的EDCForum,当时晒图的国外用户对这个新兴品牌赞赏有加,笔者满怀兴趣去做了做功课,但找到的资料寥寥可数,仅仅是在BladeHQ有一个销售窗口。后来在国内的论坛上得知,Kizer是首批国内的出口中高端刀具品牌,不对大陆销售。虽说如此,后来在战甲对2018年北京ISPO户外展的报道中看到Kizer开设展台进驻中国市场的新闻时还是比较期待的。

说实话,笔者在拿到本次测评之前是不怎么对这个牌子感兴趣的——并不是因为不喜欢国产货,而是因为大部分以低廉虚标钢材+抄袭国外设计的国产刀具在前几年一直声名狼藉,即使便宜,各个厂家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实在是对不起花出去的银子。这几年情况稍有好转,国内刀圈多了一大批中高端刀具品牌,走的都是高端配置刀具的路线,价格也非常高端,基本和国外市场持平。作为一个口袋里没什么银子的困难群众,相比之下,笔者之前还是更愿意把手头的银子花在技术成熟,设计出色并且名声够响的国外刀具品牌上。于笔者个人而言,本次Kizer的T1更像是一块对于优质国产刀具的试金石。

T1与现在主流EDC刀具的配置相同,都是清一色的CPM-S35VN涡钢刃材,钛合金刀柄一体锁与滚珠轴承。S35VN作为现在的主流刀刃材料,在适当的热处理下其保持性,强度与易磨度都处在比较均匀的平衡,可以在多家厂商的产品上看到,如Hinderer Design,Christ Reeve,Zero Tolerance等。需要强调的是,刀具最重要的就是热处理,否则材料和钢板无异,这就是为什么阳姜的产品中有此配置,甚至更高的产品(M390)一抓一大把,但是价格差距如此之大的原因。如果仅仅是把玩,那么无可厚非,1095,154CM和ELMAX对于你来说都没有任何区别,顶多就是锈的快慢而已;而如果是要经得起繁重工作与恶劣环境的考验,亦或者仅仅想买到真材实料对得起票价的产品,那么还是选择品牌规模大,材料和技术都有保障的大牌比较稳妥。

T1的刀柄则标明了是6AL4V (TC4)钛合金,比较普遍使用的工业钛合金材料。在正常热处理后强度不高,HRC 30左右。这里需要提及的是,在轴承普遍使用于刀具的情况下,如果轴承与刀柄直接接触,柄材的强度直接决定了刀具的开合顺滑度以及主轴处的寿命。就像笔者手头上的ZT一样,往往是刀刃使用情况良好而轴承出因为开合频繁而在柄上磨出了较深的钢珠运动轨迹,久而久之开合发涩,刀刃点摇情况严重。因此,成熟的轴承设计(额外的垫片/轴承套)与良好热处理的柄材也直接决定了刀具的寿命与强度。

 

T1的轴承则是主体为尼龙材质的单排陶瓷珠轴承,算是中端标准配置,比国产折刀普遍使用的钢珠轴承略优。这里并不探讨轴承与垫片的利弊,毕竟定位在日常使用,开合迅速的陶瓷轴承确实给整体体验带来了质的增加,但是也需要经常花时间对轴承进行清洁保养。虽然失去了垫片的强度与可靠,但是带来的操作手感也确实是值得肯定的。

 

 

作为一把定位于日常使用的折刀,T1展开全长19.05cm,刃长8.3cm,EDC刀具的黄金尺寸,持握也比较舒适。整体重量只有124.45g(4.39oz),对于这个尺寸的全金属折刀来说可以算是很不错的配重比例了。同时,T1的设计师Uli Hennicke对于T1的机械美感把握的非常到位:整体设计为极简风格,正面只有三颗螺丝,除一条贯穿了横向整体的立体渐宽弧线作为装饰没有其他任何多余的设计,一眼上去颇有Rexford的风韵,有过之而无不及。T1的刀刃则采用了常见的水滴头,切削与穿刺的性能比较均衡,3mm厚的刀刃保证了足够的强壮,应付日常需要游刃有余。刃区的平磨在保留了足够强度同时也保证了一定的锋利度,也是比较平衡的选择,也方便打理维护。刃面的处理为粗石洗,外观粗犷,更耐刮痕与日常磨损。刀片的开合方式为传统的双侧推刀扭,做工细致,开刀时手感很好,配合轴承开合迅速有力。

刀柄则是喷砂处理,防滑手感不错,在长久使用后会有轻微掉砂。柄单片厚度约为3.5mm,大幅度地减轻了重量的同时也不失手感。手柄指槽前端做了延长处理,在展开的时候可以略起护手的作用。指槽握感良好,展开厚整体重心处于指槽后端,刀尖指向性很好。单独切削的单侧立体弧形背夹很美观,与柄面的弧线相得益彰。外形协调,前端的卡口牢固可靠,在运动下也不会脱离口袋。刀尾的钛脊背做的也很细致,一体的外置绳孔很方便穿系刀坠,使用起来比内置的绳孔便捷很多。

值得一说的是内部的轴承结构。与笔者拿到手时设想的轴承直接接触刀柄结构不同,T1在刀柄上做了轴承等宽垫片的设计,主轴两侧的刀柄上挖出了预留槽位以容纳垫片。垫片有一定厚度,中间也预处理出了轴承珠的滚动轨道,极大的提高了顺滑度与轴承寿命。如果是轴承直接接触刀柄,那么磨损接触应该是线磨损在刀柄上形成轨道,各轴承珠部分弧面接触——长久磨损后约1/2的轴承珠面接触,直至消耗至主轴螺丝无法紧固刀片。这样的磨损无论是对于刀柄还是轴承本身来说损耗都是巨大的。而Kizer设置的预留轴承轨道钢垫片不仅有效的解决了钛材质不耐磨的问题,而且使得轴承珠接触面最大化,使得磨损从线磨损转变为面磨损,从而极大的延长了轴承寿命。不拆不知道,Kizer确实在各处细节上下足了功夫,这一点非常到位,笔者由衷的感到佩服。

锁片处做了斜面倒角,方便解锁时的操作。T1采用了一体框架锁(frame-lock)与两颗螺丝固定的可更换钢锁头,避免了一体钛合金锁片强度不够而损耗较大的问题。锁头顶端应该是陶瓷定位珠,在刀具闭合时配合锁片弹力很稳固,有效保证了刀片收纳时的安全程度。相比普通钢制定位珠,陶瓷定位珠因为其材质摩擦力小,质地坚固,并不会像想象中对刀片产生损耗,同时也拥有很长的耐久度。

可更换锁头这里比较有意思,不同于Hinderer将锁定限位片固定在一体锁外侧,T1的可更换锁头在非锁定接触的一侧切割出了一块额外的延伸挡片,这样在解锁的时候内部的锁头挡片可以与刀柄内侧挖出的槽接触,起到一个防止解锁过度的作用。这个设计非常细致,虽然增加了生产成本,但是在不损失功能的情况下最大程度保持了整体外观的简洁协调,实为好评。不过在锁头的位置,Kizer并没有采用传统的定位珠固定于可更换锁头内部的结构,而是在这里额外做了一块凸出结构固定定位珠。比较取巧的设计,这样生产和装配都更加方便,但是也带来了问题:可更换锁头只有一半的锁定接触,另一半则是固定定位珠的钛柄。这样一来锁定长久使用后钛柄区域如图中定位珠左侧磨损,可接触面积只剩下锁头的一半,失去了可更换锁头理论上可以循环恢复锁定的意义。

总的来说,T1的各处设计都很细致,整体外观大气简洁,一气呵成,非常符合它的德国设计师精致而严谨的风格。虽然细节仍有值得改进之处,但整体而言已经很值得称赞了。

这两年,EDC带刀的基本上钛柄一体锁都成了标配,笔者也免不了俗,手头上有一把Zero Tolerance 的包浆品相0900,也是清一色的S35VN+钛柄一体锁+可更换锁头,正好拿出来与Kizer T1做个横向对比。需要注明的是,0900的轴承已经换成了小筑福根兄手制的早期测试版2.0垫片轴承套,故此处仅与ZT原装的KVT轴承对比。

T1和0900 定位相仿,都是在日常EDC刀具定位范围,因此两者的定价(T1,238USD;0900,240USD)都是高度相似的。作为一家创建于2006年的新兴企业,Zero Tolerance作为美国最大刀具生产商KAI USA的子公司,而其产品创新性与功能性都已位居行业上游,而每年不断而独具特色的新品是维持其生命力的最重要的保证。这一点,Kizer还需要继续努力学习和追赶,不停创新是最大的驱动力,而缺少品牌象征同时也是新兴品牌致命的局限。设计师的优秀设计+高精度加工水平使得Kizer目前也算是站稳了阵脚,国内外也有了一批忠实拥护的粉丝。希望Kizer能够在以后继续加强与国外大牌设计师的合作,拓展其产品线。

0900的尺寸相比T1算是小了一号,不过整体的宽度厚度却是大了T1一圈,刀刃达到了4.2mm,而柄宽也是T1的一倍,因此得名“小坦克”。而T1在同样重量的基础上有效延长了切割线,虽然握在手中略显单薄,尺寸更适合持握使用,也算是各有所长。

轴承方面,0900使用的是ZT自家KVT轴承为小尺寸折刀配备的铜质轴承架+单排钢珠轴承(大号的折刀是塑料的轴承架,非常没诚意,差评),Kizer T1使用的则是尼龙材质轴承架+单排陶瓷轴承,比同级别的ZT轴承在材质上稍有进步。同时得益于轴承垫片与陶瓷珠的结构,T1在顺滑度与耐久度上略胜一筹。这一点来说,虽然T1的轴承不及更加高端的MRBS结构,但在同等定位的产品之中也算是比较优秀的了。

刀刃的石洗处理,很明显T1的更加细腻,这点颇为好评。T1没有设计刀背防滑齿,这一点笔者是不能理解的:就算是日常刀具,大拇指的防滑支撑对于长时间切割而言能够有效降低肌肉的疲劳程度,而T1为了整体美观放弃了这个功能,实在可惜。不过有一点要吐槽的是,ZT的刀背防滑齿出直接裸露着CNC的切削痕迹,虽然不影响使用,但也是颇煞风景。

背夹的设计0900为了适配自家的售后,使用的是通用尺寸的冲压钢制背夹,美观度差,厚度薄但是弹性够大;T1是独立CNC切出来的一体背夹,成本更高,美观度更好,强度方面只要不是刻意去破坏,相信也是没有问题的。

T1止刀柱的外部尺寸比ZT略粗,但仔细一看是却是空心的(上文拆解图)。诚然,空心实心确实在日常使用中感受不出较大的区别,但长年累月开合的冲击会对止刀柱造成巨大的损害,实心可能仅仅是形变和磨损,而空心则有可能内壁出现裂纹造成止刀柱断裂的问题。官方对此的解释是“T1的开合方式是拇指推开刀片,而不是弹开,所以开刀时对于止刀柱冲击力很小” 。虽说日常正常使用不会对T1造成如同户外刀具毁坏性的损耗,若出现问题也可以通过联系售后解决,但作为一个如此在乎产品质量的中高端折刀品牌,这里的小疏忽确实是不太应该,而官方的解释也是稍显勉强。

这里有个不算疑问的疑问:类似于ZT,CR的止刀柱都是位于手柄的首部,这样刀片可以在展开固定的同时保留体积的最小化,减少整体重量;而T1的止刀柱位于手柄前侧,相比0900展开后刀片需要接触止刀柱的距离较长,制造时需要预留刀片根部的尺寸也较大。不知道是不是出于配重的考量?

T1在保持了与0900价位相同的同时,无论是细节处理还是操作手感都已经可以匹敌相同价位下的欧美主流刀具品牌,更加人性化的设计与更加精致的制造确实也与简单粗暴的外国刀具品牌拉开了距离。

作为定位于EDC日常使用的折刀,无论是从功能,设计还是加工程度来说,T1都是一份令人非常满意的答卷:简洁实用手感一流,大部分细节处细致到位,相比国外大牌折刀毫不逊色。客观的来说,T1到手的完工度确实对的起238USD的定价:开刃平整均匀,各个棱角都做了圆弧倒角,刀柄CNC切削纹路及各处内角都被均匀喷砂覆盖。虽说喷砂还不及Chris Reeve的细腻,但也实属良品,在同价位之中算是佼佼者。锁定补偿足够,刀片居中,出场时已经涂抹了防锈油。无论是弹开还是推开刀片,开合顺滑有力,预校调的力度非常合适。笔者玩刀不多,也就过手过一打中端量产,可以说,T1完全可以正面媲美美国主流刀具品牌。作为定位高质量的国产刀具,Kizer的生产实力还是非常对得起它的产品定位的。如果是需要一把高质量,可靠又可以把玩的EDC刀具,那么价格合理,做工精致的Kizer 一定是不会后悔的选择。


从笔者的见解来说,Kizer作为第一批国内制造并出口销售的中高端刀具品牌,虽然其产品质量已经足以与国外刀具大牌竞争,国外用户对于其产品也肯定有加,但其品牌的营销在已经饱和的国外刀具市场中开展的压力相对较大。而中国的刀具玩家们对于高质量刀具的需求较高,由于法律管制的原因国内市场也正缺乏一批质量与名声都已经获得用户肯定的正规刀具公司,因此Kizer的进驻可以说是开拓市场的良好时机。作为新一批“中国质造”的高质量刀具代表之一,Kizer致力于设计生产优秀刀具的决心与实力都是值得肯定的。审美与功能方面大家各有所爱,Kizer的产品发展也是越来越广,相信总有Kizer的产品对的上各个领域专业人士的挑剔胃口。

-全文完-

Ref:

http://www.kizercutlery.com/productshow-5-216-1.html

https://www.bladehq.com/item--Kizer-Uli-Hennicke-TI-Frame-Lock--52397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PM_S30V_steel#CPM-S35VN


相关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