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甲军品资料网

    首页 > 背景资料 > 军队文化
  1. 内容

最长的一天——诺曼底行纪(下):诺曼底海滩、美军陵园和D日纪念活动

本站原创文章,未经许可禁止转载点此阅读上篇:卡昂纪念馆在参观过卡昂纪念馆之后,我下面就要前往的就是诺曼底海滩了。下一站,Pointe du Hoc(奥克角)。从停车场出来,穿过一片平坦而


1.jpg


本站原创文章,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点此阅读上篇:卡昂纪念馆


在参观过卡昂纪念馆之后,我下面就要前往的就是诺曼底海滩了。下一站,Pointe du Hoc(奥克角)。

从停车场出来,穿过一片平坦而开阔的平原地带。

2.jpg

3.jpg

道路两旁的展板上纪念着为攻克此处牺牲的游骑兵将士.

4.jpg

5.jpg

《拯救大兵瑞恩》这部电影想必大家都印象深刻。电影中最开始的一段激战正是发生在奥马哈滩头的,因此奥马哈海滩后来也被称作“血腥的奥马哈”。米勒上尉所属的单位正是美国陆军的精锐,游骑兵第二营。在整个诺曼底登陆中这支英勇善战的部队不单只活跃在血腥的奥马哈海滩,他们还在位于奥马哈滩头和犹他滩头之间的一个突出海面的悬崖上与德军英勇战斗,而这个悬崖就是奥克角(Pointe du Hoc)。

6.jpg

穿过田野,我们就能看到原来是德军岸防碉堡的所在。

7.jpg

8.jpg

盟军海军舰炮轰击造成的巨大弹坑

走到近处能看清当年盟军的舰炮在四周留下的巨大弹坑,平均直径是几米深两米左右。

9.jpg

10.jpg

11.jpg

12.jpg

德军碉堡的废墟还矗立在它们原先的位置,大块的钢筋混凝土被击碎散落在四周,说不定深挖一下还能找到用油纸包好的德军原品?

13.jpg

14.jpg

17.jpg

简单介绍一下奥克角。奥克角位于法国的下诺曼底地区,临近于维尔(Vire River)河口东侧的小港口城市格朗德康累班(Grandcamp-les-Bains),现在已经改名为格朗德康迈西(Grandcamp-Maisy)。基于临近的村子奥克角也被称为圣皮埃尔杜山(St-Pierre-du-Mont),而奥克角是当地人对其的称呼。此处距离奥马哈海滩约有6.4公里,高出地面约90英尺。

1943年至1944年间德军在此陆续修建了大量的炮兵防御工事并设有常备炮兵阵地,这对于D日登陆的美军来说具有极大的威胁。德军大炮直接威胁着奥马哈海滩和犹他海滩登陆部队和运输船队。最初美军打算通过在德军后方进行空降突击并攻占阵地,但是由于德军在此处设置有大量的反空降障碍和雷区所以这个方案很难实现,最后美军决定派遣第2游骑兵营进行两栖登陆突击,然后要冒着德军的炮火爬上悬崖攻占炮兵阵地并摧毁德军火力点。

18.jpg

19.jpg 

20.jpg 

21.jpg

从碉堡的射击孔向外望去的光景

22.jpg

碉堡内部,这里似乎被火烧过1979年11月11日,以奥克角为中心0.13平方千米的防御工事被永久保留并交由美国战役纪念碑委员会管理。时至今日奥克角依然保留二战时的原样,在英吉利海峡南边突出的这一小块土地上,四散而开的混凝土,残破不全的防御工事,大小不一的弹坑,每一个战痕都在诉说着那一段段英勇的历史。

23.jpg

24.jpg

25.jpg

碉堡墙壁上斑驳的弹孔,静静地诉说着当年发生在这里的激烈战斗

26.jpg

描绘D日游骑兵登陆作战的油画作品

27.jpg

纪念在D日登陆行动中阵亡的游骑兵将士的纪念碑




最终突袭行动根据计划被分成了三个步骤:

  1. 在D日之前空军会通过多次空袭来削弱德军的防御力量;

  2. 在D日的清晨由重型轰炸机和海军的舰炮进行轰炸,火力压制;

  3. 游骑兵部队进行两栖登陆,攻取德军阵地。


为此盟军组成了一个临时的游骑兵战斗群,其中包括游骑兵第2营和第5营,由此时已经晋升为中校的詹姆斯·鲁德尔负责指挥。由于美军所面临的战斗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因此这种双营制的编组可以在战术上获得更大的灵活性。在1944年春,当鲁德尔和其他游骑兵的指挥官们第一次听到这个计划时都大吃一惊,他们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这一定是一个精心编排的笑话,许多军官认为这是一个自杀式的任务,甚至有人说“只需三个拿扫帚的老太太就能把我们的游骑兵从梯子上打落悬崖。”但是行动的策划者们认为前期的轰炸会大幅削弱德军的力量,之后海军的舰炮打击也会进一步的保证对防守德军的压制,最终凭借着突然且大胆的突袭将确保整个计划的成功。另外,两个营的兵力可以应对各种突发的情况,如果打头阵的第2游骑兵营的进攻失败了,第5营可以暂时撤离奥克角并重新选择登陆地点登陆,然后从内陆方向继续对奥克角发动进攻。

28.jpg

看看这悬崖绝壁,就知道当时这计划有多么冒险。但是打头阵的游骑兵们秉承着“游骑兵,做先锋”的坚定信念,愣是从这悬崖绝壁上打开了一条血肉铺就的胜利之路。

29.jpg 

30.jpg

终于在美英两艘驱逐舰的炮火掩护下,第2游骑兵营以损失一半登陆艇的代价成功到达奥克角峭壁底部。在充足的舰炮火力掩护下,游骑兵们通过绳梯顺利的登上奥克角并开始与德军交火。

31.jpg

32.jpg

33.jpg

正值6月6日的D-day纪念活动,能见到世界各地前来参加活动的军方代表,其中不乏德军官兵。

34.jpg

很有意思的画面,不是么?后代们站在祖辈们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即使他们不曾是代表正义的一方。

不知道这些德军此刻内心是什么样的一种思想感情?


云雀在天空飞翔
炮声中依稀能听见
它们还在勇敢地歌唱
———— John McCrae




35.jpg

至今那虞美人仍在祭奠着那些无畏的勇士们

是否还记得电影《拯救大兵瑞恩》里面登上滩头迈克·霍瓦特中士装了一罐子土的这个镜头?

36.jpg

入乡随俗,我也装了一些

37.jpg

38.jpg

奥马哈海滩的沙子,那是必须要装一些的

在随后的行程中,天公不作美,又开始下起了中雨,导致随后经过奥马哈等几个海滩时没有太多机会下车参观,只得匆匆留下几张照片。

39.jpg

奥马哈海滩,前来瞻仰的美军。

奥马哈海滩(Omaha Beach)是诺曼底登陆战役中战斗最为激烈的海滩。盟军在奥马哈滩头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仅阵亡者就达2500人,因此又称“血腥奥马哈”。

奥马哈海滩全长6.4公里,海岸多为30几米高的峭壁,地形易守难攻。这里的登陆作战任务由美军第九军承担。盟军由于情报有误,认为这里的德军守备部队只有一个团的兵力,还多是后备役人员,没有装甲车辆,战斗力很差。而实际上隆美尔在3月将德军精锐的352步兵师全部调往诺曼底,而352师的一个主力团就驻守在奥马哈滩头。可惜直到登陆部队出发后盟军情报机关才找到352师的下落。

登陆当天天气状况极端恶劣,盟军在登陆前就因风浪过大损失了10艘登陆艇和300余名官兵。在登陆艇上的官兵多为晕船和湿冷所苦,还没到达作战地点就基本精疲力尽了。登陆作战开始后也非常不顺,海滩西段预备的32辆水陆坦克中有27辆刚一下海就因风浪过大而沉没,幸存的5辆坦克中还有2辆很快被德军炮火炸毁。由于潮汐影响和秩序混乱,登陆的美军士兵很多都搞不清方向和集合点,大批士兵挤在滩头任凭德军炮火攻击。整整两个小时的时间里美军没有一名士兵在西段冲上海滩,在东段也仅仅占领了9米宽的一段海滩,登陆行动几乎完全失败。

然而美国海军为奥马哈海滩带来了转机。由于海滩登陆部队长时间没有任何联络传来,海军指挥官意识到奥马哈海滩上的形势可能已经极为严峻,于是17艘驱逐舰不顾触雷、搁浅和被155mm海岸炮炸翻的危险,抵近至距海滩仅730米处,在近距离为登陆美军进行火力支援。而美军的敢死队此时也爬上了霍克海角,结果发现所谓155mm海岸炮居然是电线杆伪装的。没了后顾之忧的海军肆无忌惮地向德军据点倾泻炮弹,先前被堵在海滩上的美军也在精锐部队第一师的带领下开始冲锋。中午时分登陆部队第二梯队提前登陆。而在陆军航空兵的指引下,美国海军的战列舰和巡洋舰也开始对岸射击,德军的防御至此基本崩溃。

天黑时美军正式登陆成功,第五军军部上岸并开设了指挥所。军长杰罗少将上陆后立刻发电报给布莱德利:“感谢上帝缔造了美国海军。”

40.jpg

战后,法国政府在奥马哈海滩附近收购了172.5英亩(约70公顷)的农田,赠与美国政府建造纪念阵亡将士墓地。在这里长眠着9383位美军英烈。

墓地占地70公顷,俯瞰大西洋。这是一片被精心打理的绿色草坪,四周环绕着苍松、灌木和玫瑰,洁白的大理石十字架在草坪上相互交叉排列,圣洁而威严,望不到尽头。在这近万名灵魂安息的土地上,墓地的整体建筑设计被分成左右两列,以字母区分区域。1956年墓地正式开放,法国政府1979年将它作为永久领土赠予美国,也就是说这片土地属于美国领土。公墓中每个十字架纪念碑上都刻有烈士姓名、军衔、部队番号、家乡和阵亡日期。

41.jpg

42.jpg

远处就是奥马哈海滩,将士们静静的躺在这里,俯瞰着他们用生命换来的美丽海滩。

43.jpg

在白色十字架丛中,一个名字十分眼熟,这是哪个瑞恩?那几个没机会再次回到母亲身边的兄弟之一?大概也许只是个陌生人。我掏出随身携带的101师“啸鹰”臂章,送给这位英雄作为祭奠的礼物,愿他安息。

44.jpg

正值纪念日活动,各国军界都有出席。别的国家的单位不太熟悉,但是一路上美军几个比较知名的单位的代表都看见了。

45.jpg

离开美军公墓,在车上远远看到黄金海滩,英军登陆海滩。

46.jpg

金海滩位于贝辛港以东,从拉里维埃到阿罗门奇共长5.2公里,这是一片低平的海滩,基本上是海拔10米左右的沙质陡坡,德军在此设置的障碍物多达2500个,几乎达到每0.5米就有一个的密度,还构筑了很多坚固支撑点,部署的火力可以纵向覆盖整个海滩。直到登陆的第二天英军第50师才完成了预定任务,占领了纵深约8公里的登陆场,登陆日当天上陆约3.5万人,伤亡约1500人。在战后当地政府清理掉了海滩上的防御工事,恢复了海滩原本的美丽姿态,只有战时盟军修建的临时码头还矗立在远处。

来到一个小镇,满街都是世界各地前来参加纪念活动的老兵和军事爱好者,其中也不乏很多军品高玩。满街跑的都是威利斯吉普车,还有十轮卡。酒馆挤满了“美军”。这一切仿佛又把人带回了1944年,“士兵”们正在庆祝盟军成功攻下了诺曼底,庆祝着自己在这场战役中幸存下来。

47.jpg

48.jpg

49.jpg

出席纪念活动的身穿MTP迷彩的英军童子军,对于孩子们来说这真是个不错的爱国主义教育机会。

50.jpg

仔细看,还记得“最长的一天”里面那个被挂在教堂房顶,听了一天钟声的哥们么?美国82空降师的伞兵约翰·斯泰勒(John Steele)。1944年6月5日夜的空降行动中,斯泰勒被挂在圣母村的教堂钟楼上,靠装死骗过德军的巡逻,而后被村民救下。战后,村府制作了等身大的玩偶悬挂钟楼,永久再现这位伞兵挂在屋顶的情景(不知道他自己怎么想)。

51.jpg

注意教堂钟楼左侧屋顶角的白布

52.jpg

约翰·斯泰勒

斯泰勒于1969年5月6日因咽喉癌病逝,曾希望葬于诺曼底,但遗愿因故终未实现

53.jpg

再现了斯泰勒被挂在教堂钟楼房顶一幕的等身伞兵人偶。照片来自WIKI圣母教堂描绘了当年英勇作战的盟军伞兵形象的彩绘玻璃,照片来自WIKI

我这辈子见到威利斯吉普车最多的一天,粗略计算一下当天整个诺曼底地区可能有超过100辆威利斯,有当年原品、有战后产也有复刻。这些收藏品来自欧洲各地的收藏家,他们拖家带口,呼朋唤友,来参加这个纪念活动,同时也是军品玩家的盛会。

54.jpg

当然,G.I.成员出门,不拣破烂是不可能的,通过我灵敏的嗅觉,马上就找到了小镇上的军品店。这家店主营二战破烂,但是品相普遍很差,好像都是在当地挖出来的,真的是可以归为破烂的那种品相呢~

55.jpg

56.jpg 

57.jpg

欧洲二战玩家很多,其中水平高的玩家也比比皆是,所以军品流通的渠道远比国内多,很多好东西来不及出现在市面上就被“内部消化”了。而且抛开单兵装具这些小东西,重型装备,战车乃至战机都不乏其收藏者。后面我也会提到,诺曼底附近零零星星散布着的私人二战博物馆。

58.jpg

在D日行动前的伞降行动中使用的蛐蛐哨(金属蟋蟀),用于伞兵落地之后相互联络。现在原品已价格不菲,诺曼底当地挖出来的锈蚀严重的原品都可以卖到一千欧元

法国诺曼底,法国诺曼底,最大博物馆破产了,老板欠三个亿,带着小姨子跑了,现在所有藏品一折出售~

我想大家也听说过这个段子了,其中所提到的破产的博物馆,其实只是一家私人博物馆,可能只是规模相较其他的大一些。各种规模的私人博物馆,在诺曼底地区零零星星,遍地都是。你在路旁就能看见用谷仓改建的小博物馆,展品从单兵装具到坦克大炮一应俱全。这些博物馆的经营者一般也都是收藏家或者军事爱好者,是不是让人羡慕?玩着破烂就把养家糊口的钱挣了。

59.jpg

至此法国诺曼底之行就结束了,天气不好加上形成比较紧张,有诸多不全面的地方,但是能在6月6日这天来到这么个军事爱好者胜地,我已经非常满足了。至于不足之处各位看官再有机会来到这片海滩的时候替我补上吧。


最长的一天——诺曼底行纪(完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相关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