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甲军品资料网

    首页 > 背景资料 > 军品图书
  1. 内容

殖民时代印度东北边境战争

Osprey出版公司军事书Men-at-Arms(MAA)系列第324号:东北边境(1837-1901)-The North-East Frontier 1837-1901。原作者Ian Heath,绘图Michael Perry。以下是该书的封面:
A1:

   Osprey出版公司军事书Men-at-Arms(MAA)系列第324号:东北边境(1837-1901)-The North-East Frontier 1837-1901。原作者Ian Heath,绘图Michael Perry。以下是该书的封面:

oYZ16GgmjEd?d=.jpg


 jYZ1k4XmzCn?d=.jpg 

A1:安佳米那加人(Angami naga,印度那加兰邦的那加人的一部落,译者注)武士

那加人通常的武器是长矛,长矛杆柄为竹子制成,带树叶形铁矛头和尖头铁矛尾,其整个长度大约2.4米。枪杆被涂上颜色或装饰上染成红色的羊毛,不过手握持的地方会被空出来。那加人习惯上携带两支长矛:一支较短无装饰的是用来投掷的,而较长带装饰的一支用于近战。第二样武器包括了类似短柄斧的“刀”,它也被形容为“P型斧”,刀刃大约23厘米长,顶部宽10厘米底部宽25厘米。它插在右后臀部的一只木块里。

安佳米那加人的盾牌1.5至2.1米长,顶部60至75厘米宽,底部约45厘米宽。它们由竹席制成上面蒙以象皮、虎皮、豹皮、鹿皮、水牛皮、熊皮或犀牛皮。他们在盾牌两个上角上精心装饰上缀有人或染色的山羊毛发的长藤条饰物,盾牌顶边中心是一组高高的山羊毛制成的缨簇,顶边背面是一排羽毛缨穗。

A2:东部那加武士

维多利亚时代东部那加武士通常以“裸体武士”的称号而闻名,因为除了缠腰带以外他们不穿其他任何服装。直到19世纪70年代,受到英国人的影响他们才开始废弃缠腰带的使用。他们剃掉头顶的头发并在脑后蓄长发,然后将头发束起。图中男子腰上紧紧缠住藤条(或是深色的腰带),这种做法在东部那加人部落中非常普遍,目的是得到“非常小的弧骨”。许多东部那加人还会在身上刺很大面积的纹身。

头盔是他们服饰中一项特殊的元素。它们呈圆锥形,由叠加的藤条制成,有不上色的和加上染色的稻草装饰的版本。野猪獠牙固定在头盔两侧,巨大的黑色或染成红色的毛发装饰有时横向矗立在头盔顶端。一支单独的小的黑色羽毛或一支大的犀鸟羽毛也往往矗立在盔顶的顶端。中央隆起的矩形盾牌由涂成黑色的水牛皮制成,0.9至1.2米长45至60厘米宽。

A3:罗塔那加人(Lhota Naga)武士

注意,黑色缠腰带前方是一件相当硬的护裆围裙,它同样为黑色,大约35厘米厚30厘米宽(原文如此,译者注),上面有成排的贝壳或小颗粒的白色种子组成的丰富的装饰。武士还在右肩头斜背一条带有流苏装饰的肩带,它在背后则伸出一条“尾巴”来,这条尾巴大约向外延伸45厘米,那加人武士往往将其当做箭袋来使用。这种木制装置装饰上染成猩红色的山羊毛或黑色长缨穗,后者是他们捕获并杀死的那加女性的体毛织成的。

罗塔那加人的刀与安佳米那加人所携带的那种更典型的款式略有不同。它们的刀刃通常30厘米长,顶部12.5厘米宽底部38厘米宽,两侧和刀背稍微有些弧度。

 jYZ1h0XXaoj?d=.jpg

B1和B2:阿波尔(abor,藏南地区一部落,译者注)武士

图B1人物只围了一条树皮纤维制成的缠腰带(suria)并用缠在腰间几圈的藤条来固定。护裆围裙通过一条大约37.5厘米长的松软的带子悬在身前,有时它被描绘成看上去像“一丛浓密的白色胡须”。他的其他着装只限于一顶战时使用的双层的头盔式帽子。它们通常是厚密的编织物制成的,并拥有一圈结实的帽檐和顶部藤条组成的加强筋。为了安全起见,战斗时他还会加上一条脖带。注意他右胯部的包裹,里面携带着武士的烟管、烟草和槟榔之类的东西。食物和其他一些装备装在一只背包里。除了缠腰带,B2人物还穿了一件短袖上衣、一条短裤以及一件被称为perding galuk的厚重粗糙的毛料制成的胸甲,胸甲的高领起到保护脖子的作用。

阿波尔人最有特点的武器是弓箭和起源自西藏的一种短的单刃刀或一种长的直刃剑。他们的弓箭携带在竹子做的弓袋中,弓袋带有盖子和外置的“口袋”,弓箭箭头则涂有乌头和巴豆果混合的毒药。大多数男子还会携带一把匕首,部分人则装备2.1-2.4米长的戳刺用的长矛。他们的盾牌往往是竹条编织而成的,上面没有任何形式的装饰。这些盾牌大约91厘米长、50厘米宽,盾面具有微微弯曲的弧度。

B3:阿波尔人酋长

酋长和富有的武士穿着从西藏进口的毛料短袖上衣。这些服装上面点缀着小的装饰性图案,这些图案带有斑纹,颜色为彩色或单一的白色。各部落拥有自己独特的图案——比如南方的Minyong人和Pasis人穿的蓝色调外套上装饰白、蓝、红三色图案,其他地区的Minyong人则穿装饰蓝色或黄色窄条纹和其他一些装饰的红色调外套。他们头盔上的华丽装饰采用了不同材料,其中包括犀鸟或乌鸦的羽毛、野猪牙、犀鸟喙以及染成红或黑色的熊、野牛或鹿的皮片。野猪牙通常会按在头盔前端以作为一种防劈刺的额外保护。犀鸟喙置于盔顶,染成红色的牦牛尾悬在盔身之后。

阿波尔人只拥有很少的轻型火器,甚至到了整个时代的末期也是如此。不过在与英国人的边境最接近的一些村庄能找到少量古老的Tower式步枪,而较北方的地区能看到少量西藏人的火绳枪。

 jYZ1hyLKVxx?d=.jpg

C1:康迪人(khamti,生活在藏南地区掸人的一个支系,译者注)武士

康迪人的着装与缅甸人非常类似,包括了掖在腰间一圈,两腿之间用绳子拉紧的格子纹棉布单子、大多染成蓝色的紧身的棉布或丝绸上衣以及包裹住束起的头发的顶端的白色头巾。他们的典型武器是刀和盾牌,还有一些人使用中国的火绳枪或英国的燧发枪,后者是年代至少可以上溯到1780年的老古董。他们的盾牌是漆面带镀金装饰的水牛皮或犀牛皮制品。

C2:加罗人(Garo)武士

加罗人的发型混合了不同式样,一些人剃短发,但大多数人留用装饰着珠子图案的发带箍起的显露出脸部的中长发,这使他们的头发呈现出环绕头顶的刷子形状。作为酋长来说,他们经常用宽松打结的丝质头巾来替代发带。加罗人在外貌上的显著特征是他们的那些多达12只的耳环或更为巨大的黄铜耳环——一名目击者曾描述其为“黄铜门环”。耳环的重量将他们的耳垂几乎拉伸至肩头。

加罗人的典型武装是长矛、剑以及盾牌。他们别具风格的剑呈现出特殊的被称为“mil’am”的形状;其直刃长度通常为91厘米,两刃间宽度为5厘米并且在剑柄一端变窄。剑柄和剑刃使用单一一整条铁铸造,剑柄的顶头被设计成可以戳入土中的形状以便武士们依仗它们休息。加罗人的剑往往手持携带并且没有任何形式的刀鞘设计。弓的使用并不普遍。竹子制成的弩虽偶尔可见,但也是很少使用的武器。

他们的盾牌近似矩形,大约91厘米长,18厘米宽。三种式样的盾牌在使用,一种是竹条编的,一种是木板条固定在一起上面覆盖藤条和竹条,第三种则是木框之上覆盖兽皮的形式。

C3:Khasia人武士

大多数Khasia人的标准着装包括了一件由厚麻布、棉布或偶尔出现的蓖麻蚕丝制成的宽松无袖下摆带流苏的衬衫。这些衬衫通常是红蓝条或红白条图案,虽然它们看起来像夹克一样在前襟开口,但实际上它只是由两片布“缝合在一起,只在头部和胳膊位置开口的像口袋一样的衣服”。Khasia人服装的另一个特殊元素是被称为tupia shkor的耳朵帽,帽子可以遮盖住耳朵并且前缘有帽舌,它们大多是红色或黑色的。

Khasia人常见的装备是剑、弓和圆盾。他们的剑是一种双手持握,剑柄长度相当于剑刃长度60%的武器。他们的长弓是竹子做的,长度在1.57米至一人高不等,弓弦则为竹纤维制成。少数人也携带长矛,更少的人则使用轻型火器。

 jYZ1M0ba1Ed?d=.jpg

D1:达夫拉人(Dafla,藏南及阿萨姆地区的部落名,译者注)武士

达夫拉人的典型帽具包括了一种藤条编成的小号帽子,它后部带帽舌,一支弯曲的鬣羚角穿过帽顶,帽顶还插着一小簇喜鹊、野鸡或犀鸟的羽毛。他们穿着粗棉布制成的短身无袖衬衫,一些是带红色和蓝色条纹的,但更多的是呈现其自然颜色(许多被描绘为“肮脏的”或“像烟熏过”的灰色)。12根藤条松散地环绕在下腹部,推测起来这可能是护身甲的一种形式。总是一成不变的黑色的毛茸茸质感的雨披是熊皮或者更多情况下是接近熊皮感官的植物纤维制成的。编织而成的背包背在雨披下面用以放武士们的备用物品、烟斗以及烟叶。备用的大米和水则携带在肩头背着的三个绑在一起的短竹筒里。

他们的武装包括了弓、一种长而直的藏式剑、匕首以及偶尔出现的矩形皮盾和竹矛。

东部的达夫拉人会在他们的脸颊上横向刺上条纹,而apa tanang人则在嘴的下面刺上T型纹饰,T字的低端延伸到了下巴。Apa tanang人与作为远亲的达夫拉人的其他不同仅体现在他们的头发是较为杂乱的编起来并紧紧的打结的形式,实际上在底端还甩着一根红色的“尾巴”——中间有一条藤条做加固——甩在身背后长度过膝。

D2:景颇族武士

景颇族的服装往往由一件深蓝色或黑色棉布短上衣和一件格子纹的布“裙子”所组成。棉布或丝绸头巾大多数是白色的,但同时也有蓝色、红色或格子纹的式样。头巾外面他们还经常戴一种竹子做的宽檐斗笠。

这名武士的武器是景颇人传统的弩和刀的组合,后者装在一支独特的刀鞘中从左腋下斜背在胸前。弯曲的刀刃长45到60厘米,护手柄位置宽38厘米,之后在方形刀头位置宽度增加到63厘米。硬竹木制成的弩的弩身为木制,扳机为过火的竹子制成,带有过火的硬化尖头或较为少见的铁头。许多人以中国的长筒火绳枪作为替代,并且在19世纪60年代一些人还获得了约1800年生产的tower式滑膛枪、改良版的恩菲尔德步枪甚至是温切斯特式卡宾枪,所有这些都是从中国的云南省获得的。矩形的水牛皮盾牌1.2米长。这个时代的前期,有时也会碰到他们戴皮盔和竹盔的情况。

D3:米什米人(Mishmi)酋长

被称作gam的米什米人酋长穿藏族人的通常染成深红色的毛料大衣,有时候大衣上“缀以白点装饰”。弓和刀都是标志性的武器,当然晚期酋长们也常常会拥有一把藏式的直刃剑。他们的箭头涂上了乌头碱类的毒药。19世纪上半叶的资料显示相比弓箭来说,一种2.4米长的戳枪是更为重要的武器。弩也在使用,偶尔也有提及到酋长们携带西藏人的火绳枪的情况。长形的盾牌则是水牛皮制作的。

普通米什米人的服装包括了一条紧身短裤和缠绕它的带红色或黄色条纹的深蓝色缠腰带以及一件看起来像麻袋的无袖上衣,上衣由毛料制成带有蓝色和红色(或棕色)条纹。帽具包括了巨大的皮帽子和柳条编头盔。大多数米什米人蓄长发并将头发在头顶打结,而Chulikata人,即“短发米什米人”因他们将鬓脚一圈头发剃短而得名,这让他们“呈现出戴了一顶蘑菇型的帽子的样子”。

 jYZ1MOtJTK4?d=.jpg

E1:库基人(Kuki,印度东北部一部落名,译者注)武士

直到约19世纪60年代,库基人的主要服饰还仅限于一条缠腰带、一条包头巾和一条像图E2人物的那种缠绕身体的白色或深蓝色棉布制成的斗篷。他们蓄长发并将头发凌乱地束在脑后。注意手臂上的纹身,它们普遍存在,或刺在一只手臂上或两只都有。

在维多利亚时代之初库基人装备的是弓、刀和盾牌,有时候还会使用长矛,但在19世纪下半叶,他们中的许多人开始携带滑膛枪以替代弓箭。刀采用黄铜或木制刀柄,木制的刀柄会蒙皮或缠绕上毛发或藤条并刷漆,而刀柄的末端则固定一簇白色或红色的山羊毛。长大约56厘米的竹制箭矢放在带有盖子的箭袋中。作为保护这名武士携带了一只很有特点的梯形皮盾,身上则穿水牛或犀牛皮制成的胸甲。当然,这类铠甲事实上可能使用的很少。

E2:卢谢人(Lushai,印度东北部米佐人的一支,译者注)武士

卢谢人的穿着包括了一条小的白色缠腰带和一条大约2.1米长1.5米宽的棉布斗篷,斗篷拥有多种颜色但大多数都是白色的(通常它们被描绘为“灰白色”,但有些资料也指它们为“亮白色”),并且大多数只在边缘一圈装饰一道或两道深蓝色条纹。它们中最好的是带有深红色或黄色条纹的深蓝色款式或一种格子纹款式,后者被形容为“带有一些白色、黄色或红色条纹,或者是三种颜色交织”。许多人在战斗中也穿斗篷,有时候他们将下摆缠绕在腰部。

当然卢谢人有很多的轻武器装备,它们大多为陈旧的燧发枪,其中一些的年代可以追溯到18世纪中期,而剩下的大多数的制造年代也远在乔治三世时代。一些枪是在当地重新换置了枪托的版本,枪托仿造欧洲人最初的型号尺寸较薄并呈明显的弧线设计。总会看到枪托侧面和底面装饰着简单的红色或黑色图案,当然还有少见的黄色漆料装饰。轻火器和刀之外一些人还一直携带着水牛皮制成的盾牌(与图E1人物使用的类似)。

E3:钦族(Chin缅甸西部一民族,译者注)武士

一些钦族人像Lushai人一样将长发扎在脑后,而其他的钦族人则将头发扎在头顶前端并用头巾缠住头发。习惯上他们除了穿在肩头缠绕或缠于腰间的白色斗篷之外很少穿其他服装,有时候甚至只是围一条缠腰带(一成不变的蓝色)。只有酋长的服装上带有图案装饰,它们往往为条纹或花格图案。通过交叉在胸前的绳子串起的独立的布片垂在腰后,其作用是“坐在冷的地面上时能感觉暖和”。这名武士还拥有一件钦族最接近铠甲的一种装备,对它的描绘出现在1893年的一份报告中:“一条大约9英寸到1英尺宽的水牛皮带子从腰前背到身后。它斜背在左肩头的式样如同一名军官身披绶带,它的两个末端被一起绑在身体右侧”。

虽然到了19世纪80年代,多达75%的钦族主战派已经拥有了燧发枪,当然其中很多的历史超过一个世纪,但我们还是描绘这名男子携带着传统的竹弓。这种弓长0.75至1.2米。带尖刺铁头的箭并不具有毒药,不过重复使用的它们并不经过清洁,这样的话是和抹毒药一样糟糕的。史料中描述大约铅笔粗细的这些箭顶多只有约45厘米长,并装上竹纤维、树叶或者羽毛制成的尾羽。这些箭装在身体左侧的箭袋中,箭袋带有用绳子连接的竹子或刷漆的树藤制成的盖子,盖子上有时装饰着红色的珠子。

钦族其他的大众武器包括了刀——装在刀鞘里背在身后;长矛,通常长约1.5米并且非常重,因为它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二长度都是铁制的,只有装矛刃的底座和与之长度相当的尖刺底把是木制的;匕首,搭配它的骨质刀鞘携带在身右侧与上文所描述的兽皮胸甲相连接。梯形的水牛皮盾牌比E1人物手持的那种相比长度稍长,一直到19世纪70年代它的使用还相当普遍,但到了19世纪90年代就完全没人使用它们了。

 jYZ1MuBN0og?d=.jpg

F1:库基人或卢谢人酋长

钦族-卢谢人部落间的酋长的装束非常类似。他们服装具有两点与普通部落民众相区别的特征,一点是他们的斗篷的图案和颜色,它们大多数是宽大的方格图案;另一点是他们的装饰着柔软羽毛、染成红色的山羊毛垂穗和一列列贝壳的巨大头巾。另外不变的一点是他们都拥有一支步枪。

F2:Shendu人武士

Shendu人将他们的长发在前额处打结,并用铜发夹固定。除了窄小的白色缠腰布,他们的仅有的服装就要算是钦族-卢谢人通常披的那种白色棉单子了。图中展示的是这种单子在日常穿着的一种方式,并且它是纯白色的。酋长和参加庆典仪式的武士们还会使用深蓝色、红色或黑色的这种单子,上面装饰着刺绣图案以及一条以上的白色或红色的条纹。一些布料是从缅甸进口的,它们或是棕色或是蓝白格图案。许多武士在他们的胳膊、腿、肩膀和胸前纹有一处或多处纹身,通常的图案为圆圈、野牛头(在胸前)或一连串的类似于字母X、W或M的图形组合。

武装包括了最普通的刀以及盾牌和短矛,还有约1840年以后出现的滑膛枪。刀的长度从刀尖到竹子握把为45至56厘米。这些刀并不常配刀鞘,而只是简单地塞在缠腰带后背位置或用一只肩背的袋子背着。他们还拥有一些“1815年的年代标注呈环形式样”的老式Tower燧发枪。一些枪托上还会像卢谢人那样漆上红色、黑色或黄色。

F3:曼尼普尔人(Manipuri)士兵

制服的穿着并不普遍,1890年时,有一支曼尼普尔士兵的分队就相当典型,其中只有3个人穿着了全套制服并展示了他们的军衔。“完整”制服的组成也仅限于一件上衣和一条腰带,而上衣往往是红色或白色的。图中所描绘的士兵的形象以1879年救援科希马(kohima,印度东部边境一城镇名,译者注)的曼尼普尔人分队的照片为依据描绘。士兵的最大特征是赤着双脚。

英国人在1879年提供给曼尼普尔部队750支撞针击发式滑膛枪以替代部分燧发枪,到了1890年他们的武器则包括了居于主流的Tower式滑膛枪和恩菲尔德步枪、snider式步枪和马提尼式步枪。当然,不是所有曼尼普尔士兵手中都有火器,许多人使用的只是长矛。另外大多数正规军士兵还携带着他们自己的剑(很重要一点是他们没有装备刺刀),一些人还携带盾牌用于近战。

 jYZ16v3ADAD?d=.jpg

G1:锡尔赫特(sylhet,孟加拉一地名,译者注)轻步兵,1837年

在1824年至1827年间使用了一种红色制服之后,1935年锡尔赫特轻步兵开始采用带黑色面饰的深绿色制服、营地裤和包头巾。鞋子则是当地式样的。1844年基尔马诺克式帽子开始替代包头巾。直到1872年以前,士兵们装备的都是布朗-贝斯式(Brown Bess)滑膛枪,另外,在初期他们还携带反曲刀,虽然直到1881年它们才成为正式装备。

G2:第44孟加拉土著步兵团,1875年

制服保留了深绿色设计和黑色面饰,不过这时的帽具包括了一顶供廓尔喀人和其他山地民族使用的深绿色基尔马诺克式帽子,帽顶上带一只黑色绒球或一簇黑色帽穗(第42营的则是红色缨穗或长缨穗),帽子前端则是该部队的徽章。1866年以后,阿萨姆团的旁遮普士兵们则改为使用黑色的包头巾。裤子是宽松的“轻步兵”式,并辅以黑色绑腿和黑色军靴。装备是黑色皮革质地的。埃菲尔德步枪在1872年替代了布朗-贝斯式(Brown Bess)步枪,snider式步枪则在1874年开始采用。

G3:为英国人服役的苏米那加人(Sema Naga,那加人的主要部落之一,译者注)

那加人加入到一些英国远征军部队中扮演拥有相应技术的苦力的角色,尽管他们带来了自己的武器,并满怀希望能够混个一官半职。苏米人把他们的头发剃得非常短,只在头顶留“水盆型”的一片。另外他们在脸上刺青。作为为英国人服务的仅有标志,一条印有部队数字番号的布条缠在他们的头顶。他们的典型装备包括了矛、刀和盾。盾牌大约1.2米长,由竹席叠加并用藤条捆绑固定而成。背在身后的刀插入一只20厘米长6.3厘米宽的木块里,木块“带有一条约6英寸长的裂缝,宽度足够容纳下刀刃,但对于刀柄来说则太窄了。”

 jYZ1Yw71jeA?d=.jpg

H1:边防警察,约1848年-68年

只是从大约1848年开始来自边防警察部队的募兵和民兵部队第一次发展出自己的制服。它们由“黑色”(无疑这是指步枪兵使用的非常深的绿色制服的颜色)的上衣和裤子以及黑色的基尔马诺克式帽子和黑色的带斜背肩带的皮腰带所组成。他们还穿当地人的鞋子(因为也没别的可穿)。虽然没有装备背包,但作为警察部队的习惯他们会将备用物品卷在一条斗篷里然后缠在腰间。直到19世纪80年代还有一名军官这样描述边防警察“在身背后携带着他的全部物品和好几天中食用的食物,它们裹在巨大的布包裹中,包裹末端缠绕在胸前,而这个包裹在夜间也被作为毯子来使用。绕在身上的还有一到两个包裹,除了步枪以外,还有可能加上一把老旧粗笨的雨伞。”图中这名警察装备一支布朗-贝斯式(Brown Bess)滑膛枪和一把刺刀。而那把短剑在19世纪60年代期间被反曲刀所取代。这一时期大多数边防警察是卡查里人(cacharis,阿萨姆地区加罗人的一个分支,译者注)、廓尔喀人和掸人(shan)。他们之中的卡查里人系黑色头巾来替代基尔马诺克式帽子。

H2:边防警察,1868年-1885年

从1868年开始,大多数东北边境的部队开始穿上了带白色金属钮扣,袖子和领子一圈以及裤线采用白色滚边的深蓝色制服,不过吉大港的边防警察仍然使用步枪兵绿色制服直到1891年。推测起来,正式的基尔马诺克式帽子的前端应该佩戴银色的军号图案帽徽,但本图人物的原型照片显示它被一种“FP”(边防警察的缩写,译者注)字母组合的徽章所取代。装备仍然是黑色皮革的。黑色绑腿或棕色帆布硬护腿也有装备,并搭配欧洲式的黑色军靴。当然战场上军靴很少使用。“在穿着他们的军靴第一次行军以后,靴子就通常被塞在背包里了,”1884年时的一名英国军官写道:“或者是用鞋带连接挂在脖子上。”布朗-贝斯式(Brown Bess)步枪在这一时期的一些时间点上(可能是1871年)取代了恩菲尔德步枪,而在1881年,它们又被Sinder式步枪所取代。先前携带的短剑从1868年开始(或在当年)被反曲刀所代替并通常携带在腰带后背位置。

H3:军事警察,1885年-1901年

边防警察中的军事警察营在1882年至1883年间进行了重组,最初他们穿图H2人物的那种制服,在有些地区,这种制服一直被保留使用到大约1887年,即便在1885年土黄色制服开始采用时也是如此。帽徽的军号图案在1885年时变成了交叉的反曲刀图案,但本图所依据的原始资料仍显示军号图案帽徽的使用。1887年时,上衣领子、袖口和裤线上增加了窄条猩红色滚边装饰。装备是棕色皮革的。虽然弹药背囊被使用了多年,但最终因为不适应丛林中的实际条件(经常刮到树枝上)而被废弃使用。Snider步枪被保留使用直到1901年,最终替代他们的是马提尼-亨利(Martini-Henry)式步枪。

相关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