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甲军品资料网

    首页 > 装备装具 > 背包挎包
  1. 内容

棋高一着:TT MEDIC ASSAULT PACK MKII

一个班组用的医疗救护背包,可以是这样的

曾经看过笔者以往评测的朋友们可能记得一件事。在早先的塔虎评测中,笔者曾说过一款更大更适用于多领域的医疗背包即将来临。经过差不多半年的“即将”,15L的MKII终于来了。

1.jpg

塔虎的医疗背包产品线分的很细致,从最小的TQ收纳包再到医疗腰包再到大至40L的团队医疗背包。基本上可以说覆盖了各种应用场景,MKII也是笔者拿到手的第六款来着塔虎医疗产品线的包包。

2.jpeg

(TT MKIIS 6L)

笔者在2017年曾经评测过MKII S 6L医疗突击包。个人习惯将背包按照不同的任务需求而进行提前装配,以便于在不同情况下可以选择取用。今天笔者着重于这款15L医疗突击包,以及和它的先辈:6L医疗包做一个简单的对比,同时在实际测试中,体验实际应用效果。

3.jpg

首先惯例三围:

尺寸:46 x 28 x 8.5 cm

重量:960 g (1.60 kg)

材质:CORDURA® 700 den

以上数据为官方数据,仅供参考,笔者推测其重量数据可能是空包重量/加挂内置副包后的重量。

4.jpg

整包内置组件一览如图,三个透明医疗附件包,弹力绳面板,五根双毛面魔术贴,一对肩带,以及一对背心连接带。

 5.jpg

从整体上,看总体外形和MKIIS差别不大,MKII也采用了全激光切割molle,正面数量为6*6,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进行副包的挂载。包体依旧采用了祖传700D尼龙,周身YKK拉链+WJ扣具。

6.jpg

和MKIIS相同,包体上方留有医疗剪收纳包,基底材质为毛面魔术贴,可以进行识别章的挂载。下方也同样留有一块的毛面魔术贴,用以粘贴各类型魔术贴。

7.jpg

医疗剪包下部分留有拉链设计,但是和6L不同的一点在于:该拉链层内设计了提手,它可以和包体上方的内置提手进行配合使用。

8.jpg

这意味着在包体拉开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拎着提手在伤员间移动,从而不必抱着包或再合上包移动。针对于中大型医疗包来说,此类相似或类似的设计颇为常见,可能也是各大厂商都比较关注的一点。

9.jpg

由于MKII的主仓空间足够,所以笔者将外侧拉链仓内准备了12寸的荧光棒,其长度刚好收纳在内。有一点需要注意,由于拉链仓内置了提手和提供闭合的魔术贴,所以放置夹板,Z-PAK等物品时取用略麻烦。

10.jpeg

底部拉链内置了橙色警示布,可根据任务场景不同从而切换。有条件的朋友可以在上面缝点魔术贴,用以粘贴标识章。

11.jpg

挂载方式和MKIIS相同而且长度足够,包体挂载MOLLE副包也不会对警示布的挂载造成影响。

12.jpg

我们将视线转移到侧面以及肩带部分。侧面同样为激光切割设计。不过注意上图侧织带中间部分并无MOLLE。笔者选择在侧面放置了1110GEAR的CAT快拔盒以及SOFT-W止血带,便于快速取用,正面额外加挂了TT IFAK TOUCH S。

13.jpg

肩带部分相比6L改进不少,厚度以及细节方面有所改动,依然保留的快开设计。

14.jpg

上方的织带以及尼龙扣具可以挂载小物件,比如手套,求生钩,手电等。

15.jpg

肩带同样可以进行拆卸,和6L的组合方式相同,15L也可以和战术背心进行挂载。这里要注意其链接方式存在一定差异:6L采用WJ特殊扣具,而15L则是日字扣+织带进行链接。论其挂载快捷程度是不及6L的,而且并不方便快速卸载,个人实际上不太推荐这种操作。同时15L满载后的重量属实比较沉,直连背心会很难受。

16.jpg

背包下方留有简易腰部固定带,不用的时候可以塞回背部隔层内。

17.jpg

背包背负体验尚可,个人建议自行塞一块硬质背板,背包后侧的肩带收纳层内留有足够的空间方便使用者自行装载。不塞背板的话,满载状态下包内的不规则物品会硌后背。按照原有设计,其主要为军警部门穿戴战术背心后携行。所以不穿背心的话,背衬700D可能大概会磨衣服,这点要注意。

18.jpg

相比MKIIS医疗包,MKII加入了三个透明医疗副包。

 19.jpg

观察两个大型透明副包可以发现其预留了弹力织带,可以进行笔状/小型物品的挂载,例如18G 安全针头组,Sharpie记号笔,ARS,OPA,NPA等等。这里笔者使用OPA进行装载演示。引申而出的各种应用也显而易见:包内二次分类的特性使其应用范围大大提高,笔者不做过多赘述。

20.jpg

上图可见其宽度也十分可观,吃下BVM,King LTS-D是绰绰有余的。

21.jpg

透明医疗副包外侧提供了魔术贴区域,原厂附送了颜色分类魔术贴,用以快速选择拿取。不过个人还是喜欢这种(见下图)更为直观。

22.jpg

(医疗单元分类魔术贴)

 23.jpg

弹力绳收纳板和6L相比要更大,装载量也更多,这种弹力绳+弹力织带的复合设计,可以更好的挂载多种物品。

24.jpg

笔者挂载了OPA,ARS,NAR Needleless Saline Lock Kit,以及Sharps Shuttle等,详细内容物会在文末给出。

25.jpg

复合式弹力织带收纳区非常好用,进行笔装物品装载时非常牢固,同时取用也很方便快捷。

26.jpg

比较有意思的一点是:这款包附赠了五根双毛面魔术贴。使用方式也很简单,双毛面设计可以将两个刺面魔术贴链接到一起。

27.jpg

(操作很简单,直接粘即可)

28.jpg

我们假设某场景中出现多伤员状况,使用者就可以将特定医疗单元/冗余医疗单元附带面板交付给队友使用。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29.jpg

背包的前片额外设计了侧向拉链口袋。空间颇大,刚拿到手的时候,笔者以为这就是个简单的小夹层,也就能塞一塞夹板和敷料,但是实际上其空间非常大:100&500 cc NC/LR,HPMK,高级生命支持药物包,紧急气管插管设备包,IV/IO设备收纳包,I-GEL凝胶喉罩等。这些设备都可以完美的收纳进拉链隔层内。但话虽如此,在实际应用中还是不建议塞的过满,因为会导致主包闭合略为费劲。使用者应该充分考量实际状况再给予取舍配装。

30.jpg

虽然官方标注为15L容量,但算上拓展以及实际装载而言,个人觉得要高于这个数值。笔者在4月末进行了两次TECC/TCCC演练,实际体验感受如下:

注:演练由NAEMT& ITLS导师全程参与指导,切勿盲目模仿。特别感谢David Zhang (EMT-P) 以及葱老板的医疗支持。

31.jpg

笔者首先设想室内空间遭遇GSW情景。6L背包由于其容量有限,队内讨论后将其完全作为创伤响应包使用,其内容物以NAR ETD,OLST4/6,NAR S ROLLED以及Combat Gauze为主。

这里其实有个小插曲,葱老板一直想把JETT交界止血带塞到包里面,但是无奈6L属实比较小,塞不下。刀爷和孟老板觉得外挂要更靠谱,6L加挂外副包扩容的话,甚至可以吃下HPMK,SJT,以及SAM Pelvic Sling等。不过由于肩带和包体本身过小,这个单纯为装而装的方案暂时搁置了,等过阵子的另开贴详细说。15L的装载配置就更加多元一些,其容量足矣将MARCH全部考虑在内,重量也达到了4kg,还是有点沉的。其中笔者根据葱老板建议放置了I-GEL的凝胶喉罩以及EZ-IO G3骨髓腔输液系统。

32.jpg

在前期讨论的过程中,我们选择了三款医疗包作为此次演练的主力,分别是TT MEDIC ASSAULT PACK MKII,TT MEDIC ASSAULT PACK MKIIS,以及TSSI M9。其原因也很简单,相对扁平化的包体在狭小空间内会更加灵活,其次方便队友练习各包的分装配置,以及针对不同情况展开协作。

情景一设置为TECC状况,某大型工业楼发生交火,便衣干员遭遇枪击后呼叫TEMS小组。

根据情景假设,先导SWAT已经肃清周边威胁,处于相对安全区(warm zone)状态。TEMS小组进入现场后根据需要稳定伤员,以便安全撤离至专用治疗区或医疗后送。这里存在一个问题,如果说现场复杂,或者现场无法保证安全的情况下,TEMS人员也应积极携带武器。保持战术优势并完成整体任务。(特别感谢大明WARGAME提供场地支持)

33.jpg

那么话题回归演练,经过快速评估后发现伤员腿部出现贯穿伤,同时胸部疑似出现开放性气胸。

34.jpg

35.jpg

根据MARCH原则,TEMS组员首先使用CAT以及IBD对伤员腿部进行止血处置。对伤员置入NPA并采用BVM进行人工通气,对伤员胸部创伤覆盖HYFIN三通道气胸密封贴,


36.jpg

37.jpg

由于出血严重,TEMS组员在伤员肘正中位置使用18GA安全针头组建立静脉通路,进行液体复苏并应用TAX,同时队友使用热反射毯对伤员进行包裹,以防止低体温症的出现,并准备后送。


情景二设置为TCCC状况,战斗小队在城镇遇袭。

38.jpg

39.jpg


伤员腿部中弹,自行捆扎CAT后胸部中弹昏迷,战斗小队进行火力压制并将伤员拖拽至安全区域进行救治。

40.jpg

由于CAT并没有有效控制出血现象,医官果断应用第二条止血带,并标记时间。

41.jpg 

42.jpg

对伤口采取曲缩纱布填塞处理后应用IBD进行加压包扎。呼吸方面则是开放气道,置入NPA。

43.jpg

伤员胸部的枪弹贯穿伤造成了开放性气胸,笔者选择了双联Hyfin Vent Chest Seal 进行密封处理,但此时葱老板给了个新的状况,伤员的开放性气胸转变为了张力性气胸,必须紧急进行针刺减压处理。

44.jpg

45.jpg

由于伤员属实有点胖,摸肋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过好在根据锁骨中线和乳头位置可以大致判断。成功将ARS置入后采用胶带进行固定处理。

46.jpg

同步进行的热反射毯和静脉通路建立非常顺畅,应用TAX,光谱抗生素,以及镇痛药物。

47.jpg

伤员呼吸恢复,生命体征平稳,队员填写伤情记录卡并等待直升机后送处理。

48.jpg

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笔者发现MKIIS(6L)确实适合作为创伤模块使用,自带的小透明副包可以很好的装载小件物品,同时在装载物品取用上不会和弹力绳插板发生选择冲突,内部双弹力绳插板结构省去了不必要的翻找,在两个TECC/TCCC场景中其取用速度表现非常出色。其完全用于绷带收纳,即使在低光/烟雾环境下也不会影响使用者进行物品选择拿取,通过手感即可轻松判断,或将医疗包交付队友使用时也方便告知内容物的装载分类。

 49.jpg

MKII(15L)则在多环节处置更加优异,本次演练主要为方便队友练习以及团队间协作配合。如单包使用的状态下,可以通过替换弹力绳面板模块从而达到相对应的快取目标。和TSSI M9相比,透明收纳包要比网袋收纳包拥有更多的空间,这直接导致装载量大大提高,作为TEMS二级设备携行包使用完全没问题。

50.jpg

 51.jpg

笔者在TT15背包拉链隔舱内放置了IV/IO附件包,同时在外部弹力绳插板区域也准备了BOV,NAR Saline Lock Kit套件,有效的区域分类使得拿取时非常便捷,并且充足的空间也更加利于携带大型医疗设备。例如可以通过拉链包隔层放置骨盆固定带或SJT交界止血带,也不必担心占用主仓的分区,或者携带喉罩,气切包,插管包,IV/IO设备包。同时如果遇到突发情况可以医疗面板搭载透明副包分离使用。有个问题要再强调:塔虎虽然在15包内附赠了背包-背心连接带,但是并不建议直连,不仅不方便,而且非常嘞肩,难受的一批。

下文清单为笔者这两次的TECC/TCCC演练配置,仅供参考,后续评测可能再讲一下其他情况下的配置问题以及大型医疗包的应用。


TT MEDIC ASSAULT PACK MKIIS(6L)配置清单如下:

  • CAT止血带*2

  • SOFT-W止血带*2

  • OLAES 6压力止血绷带*2

  • NAR ETD 4压力止血绷带*2

  • IBD T3压力止血绷带*1

  • NAR S ROLLED *2

  • 12*12腹部无菌敷料*1

  • Combat Casualty Care Card*3

  • Sharpie记号笔*1

  • 医用胶带*2

  • HH眼部保护罩*2

  • 安息香酊*6

  • 医疗剪*1

  • HALO气胸贴*2

  • 丁晴手套*3(副)

  • 医疗剪*1

  • 酒精/碘伏消毒擦片*10

  • 外挂附件收纳包*1

 

TT MEDIC ASSAULT PACK MKII(15L)配置清单如下:

  • 丁晴手套*6(副)

  • NC/LR 500CC*2

  • NAR Saline Lock Kit*3

  • 14-18GA 留置针组

  • IV输液管理套件*6

  • 10/30cc 注射器*4

  • 预充式导管冲洗器*4

  • 3M 透明敷贴*20

  • NAR BOA*1

  • EZ-IO G3*1

  • T.A.L.O.N. Manual Needle Set*2

  • Tactical CricKit*2

  • NAR ETD 4压力止血绷带 *2

  • IBD 8 腹部绷带*1

  • OLAES 6压力止血绷带*2

  • Dry Sterile Burn Dressing *1

  • Burntec Burn Dressing*1

  • Hyfin 双联三通道气胸密封贴*4

  • 胶带*3

  • 各型号敷料 若干

  • 热反射毯 *5

  • 口服电解质补充剂 *2

  • QUIKCLOT COMBAT GAUZE*6

  • 1110gear CAT快拔盒

  • CAT 止血带*2

  • SOFT-W止血带*6

  • SJT交界止血带*1

  • SAM骨盆固定带*1

  • ARS气胸泄压针*6

  • BVM球囊面罩*1

  • 血氧仪*1

  • NAR柔性夹板*4

  • 红/绿/IR荧光棒6/12*4

  • Combat Casualty Care Card*10

  • Sharpie记号笔*2

  • 高级生命支持药物包*1

  • I-GEL凝胶喉罩*2

  • KING LTS-D插管*2

  • NPA鼻咽通气管*4

  • OPA口咽通气管*3

  • 润滑剂若干

  • 碘伏/酒精消毒擦片*20

  • 医疗剪*2

  • 外挂软担架收纳包/小型模块装载包*1

52.jpg

PS:笔者习惯于在背心侧包围&前面板位置/背包外侧装载额外的小型医疗包或例如PPE,ARS,Hyfin等需要紧急取用的物品,或者针对于EMS状况所需的小型创伤模块,CPR和PPE单元。这样不论是进入现场前后或是遇到突发状况都可以从容应对,省去了开合主包的麻烦。


总结:

TT15作为一款专业性医疗背包表现优异,容量的提高带来了医疗物品的多元性装载以及更快捷的操作方式。背包的提手设计和高警示度识别布使其拥有更大范围的应用场景,也赋予其灵活的使用方式。高/可视度随意切换,强大的拓展,高度模块化的设计,使其应用于TCCC/TEMS/EMS领域是这款包的绝佳去处。

对于普通民众而言,15L有些过大且专业程度颇高,可以将其作为出行团队医疗背包使用,但是个人觉得6L其实就差不多了,在后续的TT MK2腰包的评测中笔者会细讲。当然玩法并不唯一,全毛面内衬提供了很多不同的可能性,各位朋友可以自行挖掘。

缺点也很明显:自重1.6kg,并不算得上舒适的肩带,加上整块的尼龙背衬,注定其作为一款专业性包具而不是通勤包具。当然可以通过自订肩带或修改背负的方式改善背负体验,但个人觉得有些得不偿失,不如来个15L塔虎基础背包完事了。

还有一点就是黑包真的特别容易脏,不过貌似就进了黑色这一种颜色,使用时需要注意下。如果你需要一款中型医疗包,神农rats感觉有点贵,瑞典10L医疗包觉得太小,哪么TT MEDIC ASSAULT PACK MKII 一定是你的不二选择。w

相关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