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甲军品资料网

    首页 > 装备装具 > 作战装具
  1. 内容

千奇百怪无穷尽,匪夷所思“话倭甲”

日本现在考古发现的最早的成型铠甲,诞生于三世纪后半开始的古坟时代。这一时代,正好是“骑马民族征服”的时代,因此其甲式和大陆各骑马民族没有太大的不同。甲胄主要是用皮革或

日本现在考古发现的最早的成型铠甲,诞生于三世纪后半开始的古坟时代。这一时代,正好是“骑马民族征服”的时代,因此其甲式和大陆各骑马民族没有太大的不同。甲胄主要是用皮革或金属的小片连缀而成,偶尔也使用来料较丰富的竹木。最主要的形制是挂甲。在日本,挂甲却一直占据着铠式的主导地位。而且,原始形制的挂甲,直到近代,阿伊努人仍在使用。

挂甲的主体,也即防护身体的部分,是呈环状覆盖,然后在胸前系带固定的。腰部连缀较松,便于活动。此外,用悬绪和受绪系在肩膀上二重固定。八世纪前半开始的奈良朝,出现了两当式的挂甲,肩上的绪不分悬、受,而是合为一体,套头穿着,开叉和引合的绪在两边肋部。


挂甲挂甲

从古坟到奈良时代,棉袄甲也同样存在着。所谓棉袄甲,是指甲片直接缝合在衬里上,相互间拼合精密,但不一定相叠。最后,还有一种短甲,是将皮革或铁板连缀成整体,保护住胴体主要部分,这种甲式,在东亚是比较少见的,目前仅知道朝鲜半岛和中国古代部分西南夷和台湾高山族人使用过这种甲式。


短甲短甲

大铠是日本所特有的盔甲形制,它大约诞生于平安中期,到镰仓末和室町初达到大成。室町幕府后期,因为战争的频繁化和平民化,大铠的地位逐渐被胴丸、腹卷和具足等所代替。 大铠时代,最常见的装饰是前立,最常见的前立是“锹形”。锹形种类样式很多,装在雕镂精美的“锹形座”上面。初期则多作狭长形,锹形座干脆做成兽头状,称为“狮啮”。后来锹形造型日趋成熟,变为曲线流畅优美的弧角形。武士们割据相争的时代,是没有统一铠甲制服的,所以为了区别阵营,笠印和笠标就先后出现。大铠的基本形制,是要在脑后结以笠印,因此即使没有笠印,笠印付环和其上的“绪”(绳带)结成总角,还是都要保留的。


图释日本大铠是如何发展而来的图释日本大铠是如何发展而来的

紺糸威鎧[大铠]紺糸威鎧[大铠]

大铠的主要质地是竹、革,间亦用到金属。胴甲分连缀的胸板、主体的冲胴,以及后背的逆板等数部分,连缀成一个整体。除去用绪通过胸板在肩上打结外,还围拢身体,在一侧(一般是右侧)用“胁楯”来固定。胁楯包括两部分,上面的壶板,和下面的草摺——这草摺,和联系胴甲的草摺是一样的,结束以后,可以很完美地成为一个整体。

和此后的具足等铠式不同,胸前所垂挂的两条甲片——“栴檀板”与“鸠尾板”是大铠最明显的标志。而如此明显地左右不对称,也正体现了日本独特的审美意识吧。“栴檀板”防护右胸,较宽且长,一般明显地体现出连缀的甲片;“鸠尾板”防护左胸,较短且狭,一般蒙以布帛,除镶边外呈色调素洁的一个整体。两片甲板都只有顶端与胴甲主体相连,随着人的活动,会左右变换位置。

“栴檀板”与“鸠尾板”“栴檀板”与“鸠尾板”


肩部连系前后胴甲的除了“绪”以外,还有一片“障子之板”,和肩甲(又叫“马手袖”)顶部的“袖之冠板”,以绪相连。胴甲下面连缀草摺,分为前面的草摺、左右的弓手,和后部的引敷三个部分。

大铠还给人印象教深的就是两臂又大又平的两支臂甲,叫做“威板”,由于面积巨大,如同画板,所以威板常被五彩丝绳扎制地格外美观。进入镰仓时代,大铠的制作更为精美,威丝更加细密。威丝就其颜色、图案和编织方法,可以分为很多种,如“赤丝威”、“缥丝威”、“褄取威”、“小樱威”、“腰取威”、“泽泻威”、“肩异威”、“樫鸟威”,等等。

南北朝时代,大铠的形制开始向多样化发展,很多新的样式诞生了,如笠鋂、前立大锹形,等等。此外,为了方便山地作战,将领开始大规模穿着轻便的草鞋,为了更好地保护膝部,佩楯(膝铠)和大立举臑当也产生了。

室町中期,各武士家族逐渐脱离中央的控制而存在,地方私战日益频繁。为了显示大将之威严,大铠的使用再度攀上一个高峰;而为了区别敌我,袖印和笠验也更多地得到使用。所谓袖印,是指在袖甲上添加一定规格的装饰物,所谓笠验,是指在前立部位插一面幡状小旗,旗尾甩至脑后,用旗色和花纹来作区别。

母衣也出现了,母衣是装饰在背后的一幅布,骑马疾驰的时候,当风鼓起,可蔽箭矢。母衣一般长五尺八寸,广五幅,颜色没有定规。一般将军家的母衣,多为柴色。后来织田信长挑选能战之将,编成“赤母衣众”和“黑母衣众”

母衣母衣

随着战争的扩大化和激烈化,宽大而不便于行动、竹木或皮制、制造工艺复杂的大铠,逐渐被淘汰出实战的舞台,而被胴丸、当世具足等新式防具所代替。这是室町幕府后期的事情。到了江户时代,大铠作为仪仗、装饰品,以及传家之宝而存在着,许多不必要的装饰品,还有作为当世具足的附件如喉轮等,越添越多。此时,它的作用仅仅是供奉在家中或者神社中,以炫耀家族身份,和供闲人观赏了。

胴丸出现于平安中期,来源于挂甲,初始时,是下级武士着用的铠甲式样。

初始胴丸主要由系肩的押付和高纽、主体胸板和身甲,以及腰下草摺和菱缝板所组成的,引合在左肋,比大铠要简单很多。胴丸的甲片数量是有规定的,一般为前立举二段、后立举三段、长侧四段、草摺八间四段。胴丸刚出现的时候,为竹、皮质地的轻武装,裸足的下级武士专用,多为粗制滥造的产品。到了镰仓时代,部分上级武士也为了追求轻便而使用胴丸,当然,他们的装备是和普通卒子不同的:锹形前立星兜,精致的胴丸,有袖甲,皮笼手,着臑当和皮沓。南北朝时代,胴丸终于上升为重武装,并且在上级武士中逐渐流行开来。因为新时代的战斗模式,已经从旧的以骑射为主体,变成在复杂的地形中大规模集团接近战为主体。因此,胴丸变成了骑乘和步战两用的重要甲式 

胴丸胴丸

佩楯出现了,太刀和薙刀被普遍使用。用来胸前结绪的非常艺术化的杏叶也出现了。

室町前期,配合胴丸的出现,古旧的星兜衰弱了,筋兜流行开来。而且盔的基本形状,也从大円山形向阿古陀形演化,笠鋂使用量增大。胴丸本身,向窄腰、短摺发展,露出的大腿部,用大立举的佩楯来辅助防护。室町中期,是腹卷和胴丸的全盛时期。室町后期,对应下剋上的风潮,胴丸的使用更加普遍化了。原本的胴丸,基本使用很朴素的黑丝縅编扎,而到了这个时候,肩取、胸取和腰取这三部分,改用三种颜色以上的色色縅,华丽和豪快达到了极致。

腹当最早出现于镰仓后期,作为用料俭省的下卒轻武装,被广泛运用。一直到室町中期,腹当依然保持它最初的形态,无袖,一般由一块胸腹甲、左右长侧,以及附属的草摺组成。两片长侧上系有索带,在背后交叉并搭过肩头,在胸板上端系扎固定,靠此方法来固定腹当,背后没有防护。足轻、射手广泛使用,而上级武士只作为临时轻武装,才偶尔使用。到了室町后期,大批锁腹当出现。所谓锁腹当,就是用大片的皮革连缀成甲,工艺更加简化。

由于腹当又被称为上腹卷,似乎它是由腹卷转化而来的,但其实正好相反,腹当才是腹卷的来源,它的改进型独立分类变成了腹卷。先有“肚兜”一样简单的腹当,然后由腹当两肋延伸出两大片背甲至背后系结,便诞生出一种新型铠甲---腹卷。腹当与腹卷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的三间草摺很短,甚至干脆没有草摺。由这些描述,大家可以看出,腹当完全是步兵用轻武装。

腹卷腹卷

战国时代,是日本铠甲的鼎盛时期,不仅有著名的甲胄师大量出现,而且新的部件、新的扎甲方式、甚至海外新的铠甲式样不断涌现,并且为今天流下数量巨大的甲胄文物。首先,战争频繁使得甲胄工匠因为甲胄损坏量大而日夜赶工,捉襟见肘。因此,甲胄制作方法更加简略化,同时也合理化,删除了许多不必要的附件和制作步骤。缀扎简单的伊予扎出现了。縅式也出现了新的种类,如毛引縅、素悬縅、板物素悬縅等等。

江户时代前期,甲胄的主流为具足,胴丸逐渐退出实战舞台。那么什么叫“具足”呢??

“具足”一词取自佛教词汇“诸法具足”,意思是“什么都聚齐”,铠甲如何叫“具足铠”?那就意味着日本铠甲至此发展已经诸般部件聚齐、具备,再不会有什么漏洞了。

日本铠甲事实也的确至此已近完备,不仅铠甲工艺日益精良坚固,而且又有“鬼面”“颊当”“喉轮”新铠件的运用,加之以前诸般如“胁楯”“笼手”“栴檀板、鸠尾板”等等杂七杂八,也的的确确是“凑齐”了,可以当之无愧地算做“具足甲”。

南蛮具足顾名思义,是从西方传到东方的盔甲,根据当时历史记载,那时候盔甲主要出自两个欧洲国家,一个是佛德兰,也就是现在荷兰,另一个是意大利。在日本战国-安土桃山-江户时代,最早传入日本的南蛮甲胄大概要算是第六天魔王的织田信长所用的。

有正式记载的是在桃山时代,那时候铁炮(火枪)的威力早就世人皆知,对付办法就是穿上南蛮具,但是据记载当时南蛮兜是当时日本人仿造不了的(因为它是一个整体,而非日本那种几片铁组合而成的)。丰臣秀吉在位时,从各种途径搞到了四套完整南蛮甲胄,两套意大利的,两套佛兰德。经过加工,制作成日本的南蛮具足。关原之战时传说德川家康搞到了两套南蛮盔甲,加上秀吉的四套,一共六套。“天下有六套南蛮具足”也是当时世人皆知的,所以它也是荣誉的象征。比如日本国宝之一的黑田长政的南蛮兜就是那时秀吉御赐之物。

相关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