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甲军品资料网

    首页 > 装备装具 > 作战装具
  1. 内容

冷战前苏军单兵护甲发展简史·第六章

二战时期的苏军单兵护甲发展简史,第六部分,慈父选秀

接上一篇:https://www.junpin360.com/html/2020-11-07/8129.html


1

1942年春夏季,苏德战争前线陆续传来了一些广受好评的单兵护甲,苏军炮兵总局决定对这些投产时间不长的样品进行竞标测试,在这一过程中,甚至还出现了苏联最早的自制防弹衣。但SN42胸甲力压头筹,成为最后的赢家。列宁格勒金属工厂(以下简称LMZ厂)和苏军第13研究所(以下简称13所)数年的曲折研发终于扬眉吐气。可谓是“数年苦寒无人问,一朝出世天下惊。”那么SN胸甲的最后一战情况如何呢?

院所之争

1、钢院

1942年2月2日,炮兵总局因不满包括莫斯科钢铁学院(以下简称钢院)在内的一批院所迟迟不能推出成熟的单兵护甲,遂将研发工作重新委任给13所,但特许钢院继续研发工作,这可能是因为当时钢院工艺处理能力较强,成果虽晚但也有潜力。钢院加紧研发,在3月23日前制造了5件经过不同工艺处理的冷轧薄钢板胸甲上交炮兵总局测试。

炮兵总局使用缴获的“德国冲锋枪”(大概率是MP40),在10米距离上射击,全部出现贯穿。测试后改在15-20米射击依然出现贯穿,这与炮兵总局要求的“10米外冲锋枪不能贯穿”的标准相去甚远,样品遂被打回重炼。

但是钢院也是一所坚强的院校,在相当一部分师生撤离或入伍的情况下,钢院留守师生依然在进行科研教学工作,此外学校内部还组织了生产车间,制造地雷、手榴弹和波波沙冲锋枪,这也为胸甲的改进创造了基础。到42年6月份,钢院已经研发成功了厚度为1.8-2毫米的表面硬化防弹钢,并将此钢材用于护甲制造。

7月21日,钢院参考第5集团军先前的报告,生产了50件胸甲,这些胸甲材料为经过热轧处理的35SGNA钢,厚度在1.8-2毫米之间,重量在3.5千克左右,胸甲上还设计有一个可折叠两脚架,把胸甲当做盾牌用时可作支撑。7月25日,这批胸甲被炮兵总局特地送到第5集团军中使用过SN42胸甲的部队中测试。


2、48所

此外,和13所同级的坦克部队所属的第48研究所(简称48所)也半路杀出,48所在没有联系过炮兵总局的情况下,克服万难,在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地区的工厂内使用30SGNA或35SGNA钢并使用淬火回火等工艺生产了数款厚度在1.5-2.3毫米的防弹护甲,48所设法从周边的工厂搞到波波沙和弹药进行测试,结果是其中一款1.8毫米的防弹钢在50米外能有效抵御波波沙冲锋枪。48所的成果引起了苏军上级的注意。但是在7月上旬,炮兵总局告知上级和48所其已经有了成熟的护甲,48所你个装甲部队赘婿没有说话的份。

话虽如此,倔强的 48所还是自行设计了一款护甲,这可能是苏联最早的自制防弹衣。它由厚度为1.8 毫米的30或35SGNA钢板缝在背心内。有前挂和前后都挂钢板两个版本,重量分别为2千克和3千克。

SN42的练习生之路

面对其他院所咄咄逼人的气势。13所和LMZ厂明明先来研发的SN胸甲面临被废弃的风险,因此决定让SN站出来成为偶像。42年7月中旬,SN42胸甲被送往苏军精锐的伞兵部队进行时长半个月的测试,本想着至少也是个二级甲的水平,然而结果却是鸡你太美。

伞兵解锁各种姿势用莫辛纳甘、98K、波波沙、鲁格手枪、PP手枪、托卡列夫手枪和毛瑟C96手枪,围绕胸甲进行各种无惨射击。

结果却与之前的测试不一样:

1、在法线角度射击时,莫辛纳甘的子弹在400米轻松击穿胸甲,在450米卡在胸甲上,在500米未击穿但“子弹头深深地插入胸甲”;98K更狠,在550米才卡住弹头,在600米外才不会被击穿;

2、波波沙近距离无法击穿胸甲,只会产生裂纹,但有一个4连发的弹着点在胸甲上打下一块13平方厘米的钢片;

3、胸甲免疫PP手枪的各种射击,只会留下浅坑,而这已经是手枪们打出的最好水平。

满身大汗地无惨射击结束后,伞兵又组织了一个排穿着胸甲在野外多人运动,测试胸甲是否会影响某些体位:

1、在穿着胸甲的情况下,某些特定战术动作耗时有所增加;

2、脱下胸甲当盾牌使用时,胸甲较难固定;

3、把步枪架在胸甲的领口支在地面上射击时,胸甲很容易被开枪时的后坐力“推倒”;

3、波波沙一类的冲锋枪可以支在胸甲领口射击,但是精度很低;

4、穿着胸甲必须将背带固定牢固,否则晃动很大,跑起来容易“波涛胸涌”;

5、穿戴繁琐;

6、右肩带特别容易脱落丢失,参与测试的30件胸甲在野战过后只找到4条;

7、噪音大,侦查夜战无法使用;

8、穿戴胸甲不影响白刃战和投掷手雷。

厂家随后针对灵活性和消音问题进行了一些小改进,但没有完美解决所有问题。伞兵在测试总结时表示,胸甲总体差强人意,现阶段暂不进行改进勉强能戴着冲。

来自慈父的选秀

1942年8月8日,胸甲的研发工作最终影响到苏联最高层。包括副国防人民委员贝利亚在内的相关部委领导向慈父汇报了13所和48所在胸甲方面的研发情况,并表示大规模量产条件已成熟,就差最后敲定C位砸钱出道了。

慈父非常喜欢选秀,他在当日的国防人民委员决议上亲自签署了一项竞标命令:

1、LMZ厂生产500件13所的胸甲,8月10日前交付炮兵总局;

2、ZIS厂和莫斯科周边工厂生产500件钢院的胸甲,8月12日前交付炮兵总局;

3、生产500件48所的胸甲(厂家自己找),8月12日前交付炮兵总局;

4、三家机构向相关部委提供棉布等辅材规格数量;

5、炮兵总局接收后立即投入实战测试,在8月25日前敲定C位推广。

后期型SN-42

选秀最终量产了经典的后期型SN-42,这是根据42年7月27日定型图纸生产的,后期型SN-42胸甲加大了布料和毡料的面积,改善了舒适性和消音效果,有中小号、大号两个尺寸,钢材为36SG钢,厚度为1.8-2.2毫米。

LMZ厂原计划在43年1月1日前生产25-30万件胸甲,但此时慈父的选秀工作是第一位的。钢院和13所的样品在8月交付,并被送到第5集团军测试,48所找的代工企业产能不足,拖到10月交付。

胸甲101

42年9月5日,第5集团军向炮兵总局提交了测试报告,钢院和13所的产品被送到近卫第1、3步兵师测试。13所的SN-42胸甲防弹性能更好,而钢院的产品佩戴更舒适,某些细节设计更合理。

图为德军缴获的SN-42胸甲,这件胸甲挡住了9mm手枪弹的攻击

图为钢院在战场上遗留的胸甲

炮兵总局并不急于采购SN-42,他们在等着测试10月交货的48所防弹衣。42年10月初,48所的防弹衣交付给5集团军下辖的108、353步兵师和近卫第3步兵师。但是结果令人失望,基层不喜欢48所的设计,因为防护面积太小。

图为战场上遗留的48所防弹衣钢板

图为德军缴获48所防弹衣后绘制的草图

选秀最终结果如下:

1、钢院相比13所的产品在结构上差不多,但防护性更弱;

2、钢院产品的外形设计比13所的产品更好;

3、48所的防弹衣没有为腹腔提供足够的保护;

4、钢院产品的佩戴设计没有13所的更结实;

5、建议量产13所的SN-42胸甲。

最终炮兵总局敲定SN-42胸甲上位,要求LMZ厂在43年1月1日前生产10万件交付部队,这一结果宣告了研发5年之久的SN系列胸甲的最终胜利。

钢院和48所对竞标结果十分失望,钢院在调查中发现自己产品防护性不足的主要原因是代工厂太坑,钢材出现表面脱碳,最严重的有0.2毫米。而48所继续改进防弹衣设计,加强对腹部的保护。

LMZ厂和13所通过对37年以来的一系列研究和实战反馈,向接收单位建议了五种SN胸甲的使用环境:

1、侦察部队前线火力侦察;

2、工兵部队火线清障;

3、通信部队火线修复电话线;

4、坦克骑兵搭乘坦克突破敌军防线;

5、突击部队开展攻坚作战。

虽然这一时期SN-42已经C位出道,但她还面临着来自列宁格勒的同人产品竞争,而后者也被军队采纳,具体如何请看下一章。

(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加载中...